幣圈AI Agent沉浮錄:DeFAI逆襲,從炒作到實用的進化

幣圈AI Agent沉浮錄:從狂熱炒作到DeFAI的逆襲?

摘要:泡沫退散,技術仍在進化

還記得年初那波AI Agent的炒作嗎?簡直像坐雲霄飛車一樣刺激!各路妖魔鬼怪…呃…是各路英雄好漢紛紛宣稱要用AI顛覆幣圈,相關代幣的總市值一度衝上天際。然而,幣圈的定律就是「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隨著潮水退去,我們才發現許多項目根本是皇帝的新衣,吹得震天響,實際上卻是空空如也。代幣價格更是慘不忍睹,跌幅超過90%的比比皆是,簡直是割韭菜界的教科書案例。

但等等,故事並沒有結束!雖然幣價崩盤,但技術的發展並未停滯。就像愛情一樣,幣圈的熱情來得快,去得也快,但真正的技術卻像老酒一樣,越陳越香。DeFi(去中心化金融)領域的AI應用,也就是所謂的DeFAI,正悄悄地展現其價值,試圖在廢墟中重建信心。透過實際產品的發布和鏈上功能的專門化,DeFAI正重新吸引市場的目光。這可不是炒作,而是實實在在的應用!

第一章:幣圈AI Agent的過山車之旅

從炙手可熱到無人問津:一場由慾望驅動的泡沫?

2024年初,AI Agent概念簡直是幣圈的春藥!那時候,誰要是沒提個AI,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區塊鏈的。彷彿只要沾上AI,就能一夜暴富,走向人生巔峰。想想看,ai16z團隊的ElizaOS、Virtuals Protocol團隊的G.A.M.E開發棧,這些工具的出現,大幅降低了AI Agent開發的門檻,就像是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各種奇奇怪怪的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再加上DAOS.fun和Virtuals Fun等平台推波助瀾,代幣化變得前所未有的簡單,從開發到上線,簡直是一條龍服務!市場的 FOMO (害怕錯過) 情緒被徹底點燃,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nHHjOMd56wCal1dBpE9856Fna8REabXZfouBedpp.jpeg

當時的項目方,個個都是畫大餅的高手,什麼「利用AI顛覆傳統金融」、「打造下一代智能合約」,口號喊得比誰都響亮。投資者們也樂得買單,期待著這些項目能帶來革命性的創新服務,把代幣價格一路推高。但現實是殘酷的!許多項目只是在OpenAI或Anthropic的基礎模型上做一些微調,或者搞一些花里胡哨的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說白了,就是換湯不換藥!大部分項目只是為X(前身為Twitter)或Telegram打造了一個更高級的聊天機器人,根本稱不上是獨立的服務。這些項目表面上強調創新願景和技術差異化,骨子裡卻和「Meme幣」沒什麼兩樣,都是靠炒作和社群共識來維持的。一但沒有新的韭菜接盤,價格崩盤只是時間問題。

技術宅的逆襲:AI Agent的價值並未消失

當然,凡事總有例外。在這一片混亂之中,也出現了一些真正想做事的團隊。像aixbt和Soleng這樣的項目,至少部分實現了他們的路線圖,並推出了實際的服務。它們採用代幣門控機制,讓代幣持有者可以獨家訪問這些服務。aixbt提供項目分析報告,幫助投資者做出更明智的決策;Soleng則分析Github代碼庫,讓投資者可以評估項目的技術實力。雖然這些項目相對成功,但它們仍然無法擺脫結構性的局限。過度依賴代幣價格上漲來維持收入,注定是不穩定的。而且,在技術競爭力方面,它們遠遠落後於Web2的科技巨頭。最終,隨著代幣價格下跌,這些項目的運營資金也逐漸枯竭,大多數項目如今都已停止服務,令人唏噓。

第二章:AI Agent生態的重塑與演進

昔日明星隕落:通用型AI Agent的困境

早期的AI Agent項目,都信奉一種「大而全」的哲學,彷彿一個Agent就能搞定所有事情,上能鏈上交易,下能分析K線,簡直是萬能的超人!這種「通用Agent」的概念,在當時非常受歡迎,因為它給人一種無限可能的感覺。但說實話,這種做法更多的是為了炒作和圈錢,而不是真正從技術的角度出發。項目方提出各種宏大的路線圖,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更廣泛的市場,讓更多人相信他們的「偉大願景」。

然而,現實總是狠狠地打臉。當項目真正進入執行階段,各種各樣的局限性就暴露出來了。AI技術的發展還遠遠沒有達到可以實現「通用Agent」的程度。想要讓一個Agent精通所有領域,簡直是天方夜譚。更重要的是,這種「通用Agent」往往缺乏真正的專業性,只能做一些表面功夫,無法深入解決實際問題。最終,這些項目都陷入了困境,無法實現他們最初的承諾。

DeFAI的曙光:在實用中尋求突破

在經歷了過高的期望和隨之而來的幻滅之後,AI Agent技術開始重新調整方向。如今,DeFAI(去中心化金融人工智能)領域正試圖透過證明其實用價值來重拾市場信心。DeFAI Agent能夠全天候執行自動化的投資策略,讓用戶可以透過簡單的自然語言指令來輕鬆訪問複雜的DeFi服務。想想看,只要說一句「幫我買入以太坊」,Agent就能自動完成交易,是不是很方便?

Vg7ywH8Ypmc30Pxy73guqA2VlZD4Rfq5G57AAyXI.png

雖然DeFAI並不是什麼新概念,但早期的DeFAI項目大多停留在路線圖階段,實際落地非常困難,因此一度失去了關注。不過,近期的產品發布正在重塑市場的預期。例如,Wayfinder透過名為「Shells」的專用AI Agent來執行鏈上任務。這些Shells可以直接透過內建的專用錢包執行鏈上交易。這個系統採用了專門的多Agent架構,包含交易Agent、永續Agent和合約Agent。每種類型的Agent都專注於特定的角色,以自動化各種投資策略。用戶可以輕鬆執行簡單的跨鏈交易,或者執行基差交易和槓桿DCA等高級策略。這才是AI Agent真正應該發揮作用的地方!

從單打獨鬥到協同作戰:Agent網路的崛起

如果說早期的AI Agent項目追求的是「個人英雄主義」,那麼現在的趨勢則是「團隊合作」。開發者們逐漸意識到,「通用Agent」的局限性,開始轉向開發專注於特定領域的Agent。這些Agent可以相互協作,共同完成複雜的任務。這就像擁有一群不同專長的工匠——木匠、電工、水管工——一起合作建造一座房子。每個工匠都負責自己的專業領域,最終共同完成整個工程。

Virtuals Protocol的ACP(代理商務協議)正是這種趨勢的體現。它為不同Agent之間的通信和任務分配提供了一個標準框架。Theoriq和General Impression也在構建基礎設施,以增強Agent之間的互操作性。整個市場正在朝著為整個生態系統,而不是為單個Agent實現價值最大化的方向發展。這意味著,未來的AI Agent將不再是孤立存在的個體,而是彼此連接、相互協作的網路,共同為用戶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第三章:AI Agent的未來猜想:基礎設施與Agent商務

AI Agent:加密世界的幕後英雄?

在經歷了最初的炒作熱潮之後,AI Agent正在逐漸褪去光環,不再是鎂光燈下的焦點。但這並不意味著AI Agent已經失去價值。相反,它們正在默默地滲透到加密世界的各個角落,成為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就像水和電一樣,AI Agent將成為加密項目的核心功能,為用戶提供更便捷、更智能的服務。

AI Agent不再是一個獨立的領域,而是作為加密項目的基本功能融入其中。想想看,現在越來越多的區塊鏈數據平台,例如Nansen,都在開發研究Agent,讓用戶可以更輕鬆地探索複雜的鏈上數據。DeFi項目也紛紛添加Agent,以改善用戶的訪問體驗。未來的趨勢是,AI Agent將成為連接用戶與區塊鏈的最後一道接口,讓用戶可以更直觀、更自然地與區塊鏈互動。它們不再是可有可無的功能,而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jSv9PjJTlEZ4ILNlDDfmeVTUbePBOPrGEG2NTMhD.jpeg

Agent商務:下一波財富密碼?

隨著AI Agent成為標準,Agent之間以及Agent與人之間的互動將日益增多。這就催生了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Agent商務。想像一下,未來的世界裡,你的Agent可以自動為你尋找最佳的投資機會,與其他Agent協商交易,甚至可以代表你與商家談判價格。這一切都將在AI Agent的協作下自動完成。

當然,要實現這一切,還需要解決許多挑戰。例如,Agent之間的交易需要安全可靠的協議來保障,Agent之間的信任機制也需要建立。像Virtuals Protocol的ACP這樣的項目,正在為Agent商務奠定基礎。它們提供了一個標準化的框架,讓Agent可以安全地進行通信和交易。隨著這些基礎設施的完善,Agent商務將迎來爆發式增長,為加密世界帶來新的經濟機遇。這或許就是下一波財富密碼!

總之,AI Agent的未來充滿了可能性。雖然早期的炒作已經退去,但技術的發展仍在繼續。AI Agent正在從炒作概念轉變為實用工具,為加密世界帶來真正的價值。讓我們拭目以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