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加密貨幣市場的信心與經驗
市場背景:特朗普效應消退與熊市擔憂
近期,隨著特朗普效應的逐漸消退,以及全球經濟政治局勢的連鎖反應,包括比特幣(BTC)在內的主流加密貨幣遭遇了大幅下跌。市場上“牛市已逝,熊市來臨”的論調甚囂塵上,昔日火爆的Meme幣和AI Agent概念代幣也再度喚醒了人們對熊市的恐懼記憶。
文章主旨:借鑒經驗,穿越熊市
正值市場信心脆弱之時,汲取經驗教訓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結合兩位英文區加密貨幣領域大V的經驗分享,梳理在熊市中穩住陣腳的關鍵策略,希望能為廣大加密貨幣從業者提供參考。期待在春暖花開之時,每個人都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NFT巨鯨Zeneca的經驗之談:賣飛永賺,落袋為安
上一輪牛市週期中,我成功實現了八位數的盈利。以下是我總結的幾點經驗之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1. 賣飛永賺:及早獲利了結
通常情況下,早點賣出比持有過久更好。即使錯失了後續的收益,也比因為貪婪而導致利潤回吐甚至虧損要明智得多。
這是因為,從長遠來看,幾乎所有加密資產最終都可能趨近於歸零。
所以,即使你提前賣出,錯失了一部分利潤,但當你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後回頭審視這個決策時,你會發現自己簡直是個天才!
2. 截圖即賣出:見好就收的策略
如果你截了一張盈利截圖,那麼這就是一個賣出的信號。
當然,你不必清倉所有倉位,但通常至少減倉20%-50%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 忽略噪音: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在X平台以及其他加密貨幣相關的社群中,大多數人的言論都缺乏深度和價值。
往往是那些聲音最大、最自信的人,對市場的理解最為膚淺;而那些保持沉默、懂得自我反思的人,往往蘊藏著真正的智慧。
4. 信心無法借貸:切勿盲目跟風
顯而易見的是,你無法從他人那裡借來买入的信心。
如果你僅僅因為別人买了某樣東西,或者告訴你它可能暴漲,你就盲目跟隨,那麼你幾乎肯定會被割韭菜。
然後,那些人會把責任推卸給你,而你還在焦急地等待他們的下一條推文或YouTube視頻,希望他們能告訴你下一步該怎麼做。
5. 別在意他人眼光:避免無意義的炫耀
不要再試圖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了。
這是一個適用於生活各個方面的建議,但在加密貨幣領域尤為重要。
想要給朋友和家人留下好印象,讓他們喜歡你、關注你,這是人之常情。
但想要在網路上給陌生人留下深刻印象,以此來博取關注?別傻了。
6. 比特幣才是唯一真神:長期價值的選擇
比特幣是加密貨幣世界的基石,一切都建立在其基礎之上。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真正意識到這一點。
誠然,山寨幣的市場表現偶爾會超越比特幣——有時甚至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從長遠來看,所有資金最終都會回流到比特幣。
大多數人試圖通過交易山寨幣來獲得遠超比特幣漲幅的收益;但最終能真正實現這一目標的人可能不到5%。
這就像試圖跑贏標普500指數基金。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好的投資方式是直接购买指數基金。
7. 別被從眾心理的FOMO迷惑:逆向思維的勇氣
加密貨幣行業總是有一種扭曲你思維方式的魔力,簡直讓人精神錯亂。
在上一個週期中,我們中的許多人拒絕以5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一組單詞的圖片(即NFT),因為我們認為“它被低估了”。很多其他聰明人也抱持同樣的觀點,你可能也不例外。
羊群效應是真實存在的,而在這裡逆勢而為需要極大的勇氣,你應該嘗試這樣做。
8. 多接觸現實世界,別失去對錢的真實概念:價值觀的校準
從現在開始,試著放寬視野,多花些時間與加密貨幣行業之外的人相處。
1 SOL或者0.08 ETH可能看起來不是很多錢(單位偏見確實存在),但想想你每天或每年能積累多少財富,再想想你用這些錢在現實生活中能做些什麼。
此外,大多數人對於一年內投資獲得10%的回報都會感到非常興奮,這是理所當然的。
實際上,這個數字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回報率,只不過,加密貨幣扭曲了人們對於投資回報率等一切觀念。
9. 重視復利效應,把握確定性機會:長期積累的智慧
復利效應的力量是驚人的。
實際上,你不需要總是追求100倍的增長,通常只需要幾個連續的2倍增長就足夠了,甚至每年以10%-50%的速度實現復利增長也殊為不易(仔細計算一下,你會發現高百分比的復利在多年後會帶來怎樣的驚人效果!)。
換句話說:“大多數人高估了自己一年內能取得的成就,卻低估了自己十年內能取得的成就。”
加密研究員Miles的教訓:及時止盈止損,尊重每一分錢
引言:從虧損到盈利的經驗總結
以下是我在加密貨幣市場繳納了數百萬美元學費後,總結出的10個慘痛教訓。
毫無疑問,加密貨幣的每個週期都會促使你在情緒管理方面做得更好。
對我來說,2021年是災難性的一年。那時,我的資產一度達到七位數,但最終卻幾乎賠得精光。
而在本輪週期中,我的投資表現明顯改善。雖然市場回撤仍然出乎我的意料,但我保留了大部分投資收益。身處加密貨幣領域,你永遠不能停止學習。
1. 早賣比晚賣好:止盈的重要性
我從未後悔過賣飛某個幣,但總是後悔沒有及時賣出,鎖定利潤。
與其太晚出售而最終所獲無幾,不如逐步止盈,確保獲得實際收益。
2. 該止盈就止盈:將利潤轉化為實際收益
有很多次,我選擇將利潤換成穩定幣,結果卻又陷入了追逐下一個投資機會的漩渦之中。
然而,當我將利潤兌換成法定貨幣或其他“現實世界”的投資時,這些資金就暫時無法輕易挪動了(例如,出於安全考慮)。
我想這也取決於每個人的性格。
我是個容易衝動的人,所以如果我能採取更多措施來預防衝動決策,並讓自己多加思考,那麼對我來說就越有利。
3. 自滿致命:警惕市場風險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自欺欺人地認為自己正在賺錢,但實際上我賺得太少了。
“是的,我今天又從賬面上拿走了10萬美元——瞧我多厲害!我在賺錢呢!”
但實際上,我仍然持有數百萬枚只有賬面收益的山寨幣。
我發現自己總是將投資組合的總價值作為一種安慰,而不是關注該投資組合中穩定幣的實際比例——而後者在財富保值方面才是更重要的指標。
毫無疑問,加密貨幣領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滿情緒。
- 忽略警告信號 = 自滿
- 不及時止盈 = 自滿
- 對新信息反應遲緩 = 自滿
- 缺乏周密的計劃 = 自滿
市場上99%的錯誤都可以歸結為某種形式的自滿。
4. 尊重每一分錢:價值觀的重新審視
那天我看到了一條推文,感觸很深。 推文內容大致是:
對於加密貨幣行業的人來說,有時我們會完全失去對價值衡量的標準。
例如,去年12月份我進行了一筆交易,來回操作賺了170萬美元。現在,我真希望自己能擁有當時一半的財富。
當時我覺得錢不重要,因為人們很容易被市場的狂熱氣氛所影響。
永遠保持清醒(即使在瘋狂的時刻),珍惜每一分錢,因為總有一天你會更加珍惜這些錢。
5. 緩步積累復利:長期投資的策略
市場中的大多數錯誤,從根本上來說都源於對快速(以及“容易”)回報的追求。
但長期積累的財富實際上來自於隨著時間推移而不斷獲得的復利回報。
你應該把每一次交易都當作一場“賭局”,目標是增加你的整體籌碼(就像打撲克一樣)。
6. 不要被目標價格或利潤目標迷惑: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市場並不在乎你隨意設定的目標價格,無論是具體的美元價值還是倍數。 盲目地追求目標價格是一場穩賠不賺的賭博。
如果在某一刻你真的達到了目標價格,那就果斷賣出。 別貪心,也別輕易改變你的盈利目標。
至少,用更少的籌碼去追求新的目標價格,並始終堅守你的交易原則。
7. 設置止損指標:風險控制的重要性
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在這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有段時間(尤其是在2024年3月)仍然做得不夠好,更有效的止損機制本可以避免很多痛苦。
止損指標可以簡單到設定一個預定的HTF(高時間框架)支撐位/移動平均線,在價格跌破該位置時降低倉位;也可以更複雜一些,例如識別LTF(低時間框架)的下跌動能,並在市場反彈時重新加倉。
在趨勢性市場中,這樣做通常效果很好。 但至少要設定某種形式的止損指標,而不是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倉位歸零。
8. 別從他人那裏借取信心:獨立判斷的必要性
每次我根據別人的觀點购买加密貨幣(而不是基於自己的判斷),結果都不盡如人意。
可以參考別人的想法——但一定要自己獨立驗證,建立自己的觀點和信念。
否則,你最終會持有那些你沒有真正信念的代幣,當市場出現波動時,你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9. 別長持任何山寨幣:交易心態與目標
山寨幣“投資”有點像一個迷。
你的默認心態應該是:每次购买山寨幣時,你都是在進行山寨幣與美元之間的交易。(也就是說,要時刻關注山寨幣與美元的匯率變化,以此來判斷其可能的價格走勢。)
我喜歡這種思維方式,因為它將制定明確的止盈/止損計劃的需求正式化了。很多人可能會在這方面偷懶。
“投資”不是糟糕的風險管理的藉口。 現在,一筆交易可能持續3天、3周、3個月,甚至6個月,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12個月。
但請注意,這只是一筆交易,你的終極目標是積累更多的BTC或其他資本。
10. 不要為了冒險而使用槓杆做合約:謹慎使用槓杆
在本輪週期中,我只有兩個晚上失眠,而這兩次都發生在我持有大量槓桿合約交易的時候。
僅僅使用槓桿來管理風險(例如套期保值),而不是為了承擔更多風險。
如果你打算長期持有,那麼現貨交易相對而言更為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