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底部布局良机已至?
2024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6万辆和151.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8%和47.4%,延续了强劲的增长势头。1-11月累计产销更是突破千万辆大关,同比增长均超过35%。这一亮眼的数据,反映出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
供需格局优化,价格触底反弹预期:
产业链上游的电池及主机厂持续推出新品,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同时,国家政策也持续发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经历了此前的大幅价格下行后,产业链企业纷纷收缩资本开支,优化产能和供给,价格逐渐企稳。目前,产业链价格已处于底部区域,具备较强的上涨韧性,价格易涨难跌。
投资策略与方向:
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呵护、供需结构边际改善的大背景下,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价格有望触底反弹。建议投资者关注以下几个具有超额收益潜力的方向:
- 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技术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发展的关键方向,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相关企业的投资价值值得关注。
- 电池材料α品种: 一些具有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的电池材料品种,例如高镍正极材料等,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
- 液冷散热: 随着新能源汽车功率密度的提升,高效的液冷散热系统将成为刚需,相关企业有望获得快速发展。
- 机器人: 新能源汽车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需求持续增长,相关企业发展前景广阔。
个股推荐:
我们推荐以下几家公司,它们分别在各自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 主材类: 浙江荣泰、尚太科技、湖南裕能等公司,在电池材料领域具备领先的技术和产能优势。
- 新方向类: 并购重组概念股(捷邦科技,日播时尚)、液冷散热概念股(强瑞技术、申菱环境、飞荣达、英维克)、消费电池概念股(豪鹏科技)、固态电池相关企业以及复合集流体相关企业等,都值得密切关注。
风险提示:
市场波动风险、政策风险、技术更新风险等。
数据解读与补充:
文章中提到的部分公司(例如雄韬股份、东方精工、金杨股份、可川科技、万润新能等)近期股价表现强劲,但投资者需谨慎评估其长期投资价值,避免追涨杀跌。 同时,我们还需关注其他重要的行业动态,例如乘联会发布的12月汽车销量数据,以及碳酸锂、氢氧化锂、镍、钴等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情况。 这些因素都可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 持续关注产业链价格的波动,以及政策的变化,才能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