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江區聯手川師大:首發經濟與學術資源的利益交換

千年情緣,一紙盟約:錦江區與川師大的曖昧關係解讀

開幕大戲:高層會晤,笑裡藏刀?

7月3日,豔陽高照,空氣中瀰漫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錦江區與四川師範大學,這對老相識,又一次手牽手走上了紅毯,舉行了一場看似甜蜜的校地合作簽約儀式。說是合作,實則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秀,台上握手言歡,台下各懷鬼胎。四川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郭勇,這位學術界的掌舵人,與錦江區委書記池勇,這位地方政壇的實權人物,在鎂光燈的簇擁下,完成了他們之間心照不宣的利益交換。

錦江區聯手川師大:首發經濟與學術資源的利益交換

儀式上,雙方高層悉數到場,臉上堆滿了公式化的笑容。這種場合,沒有人會真心流露,有的只是對權力的敬畏,對利益的渴望。趙國華,這位川師大的校長,站在池勇身旁,看起來更像是一位配合演出的演員。缪曉波,錦江區的區長,則在一旁默默觀察,似乎在盤算著這場合作究竟能為錦江區帶來多少實質性的好處。這場開幕大戲,看似熱鬧非凡,實則暗流湧動,每一個細節都值得玩味。

池勇的算盤:首發經濟的迷魂湯,AI創新的大躍進?

畫餅充饑:以新消費之名,行地產開發之實?

池勇的致辭,簡直就是一篇充滿了政治術語的八股文。什麼「積極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推進首發經濟的部署」,什麼「以首發經濟為牽引、新消費產業為支撐、未來產業為動能」,聽起來高大上,實際上就是想藉著「首發經濟」這個時髦的概念,來拉抬錦江區的經濟,順便撈點政績。他口中的「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和國際交流交往引領區」,簡直就是三個空洞的口號,離現實還差了十萬八千里。

池勇真正關心的,恐怕不是什麼科技創新,而是如何利用這些概念,把錦江區的房地產市場炒熱。畢竟,有了新消費,才會有更多的人湧入,有了更多的人,房價才能蹭蹭蹭地往上漲。所謂的「推動傳統產業轉型與新興產業發展」,說白了,就是把一些老舊的廠房拆掉,然後蓋起一棟棟高樓大廈,再貼上「創新」、「科技」的標籤,賣給那些渴望一夜暴富的投資者。這種空手套白狼的遊戲,錦江區政府玩得可謂是爐火純青。

郭勇的野心:學術資源的變現之路,人才高地的權力遊戲?

科教融合的糖衣炮彈:新質生產力的煉金術?

再來說說這位四川師範大學的黨委書記郭勇。他可不是什麼單純的學者,而是一位深諳權力運作之道的精明玩家。郭勇口中的「整合學科與人才資源,與錦江區建立深度合作機制」,聽起來冠冕堂皇,實則就是想把川師大的學術資源變現,把人才變成可以利用的工具。所謂的「圍繞四川支柱與戰略新興產業,結合文旅融合發展要求,強化科教、產教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不過是為了迎合政府的政策,爭取更多的科研經費,鞏固自己在學術界的地位。

「新質生產力」這個詞,最近可是火遍了大江南北。郭勇也趕時髦地把這個概念搬了出來,聲稱要為錦江區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支撐。但實際上,他所說的新質生產力,恐怕只是停留在紙面上,或者是一些華而不實的科研項目上。真正的科技創新,需要的是長期投入和默默耕耘,而不是靠著一兩場簽約儀式,就能夠憑空產生的。

協議背後的秘密:20個意向項目的瞞天過海,腦機接口的誘惑?

資源共享的雙簧:誰是真正的受益者?

這份《成都市錦江區人民政府 四川師範大學合作協議》,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核心內容卻是「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互利共贏」這十二個字。但仔細想想,資源真的能共享嗎?優勢真的能互補嗎?恐怕未必。這份協議更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雙簧,錦江區出錢,川師大出人,看似合作無間,實則各懷鬼胎。那所謂的「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品質發展」,不過是寫在紙上的漂亮話,能不能真正落實,還得打個大大的問號。

協議中提到,雙方將以「項目化 + 清單化」方式推動腦機接口、開源鴻蒙等20個意向合作項目落地。腦機接口!這個聽起來就非常科幻的名詞,竟然也出現在了這份協議中。不得不讓人懷疑,錦江區政府是不是被某些「專家」忽悠了,以為靠著腦機接口就能夠實現經濟騰飛。且不說腦機接口技術還處於非常初級的階段,就算真的能夠實現應用,又能夠為錦江區帶來多少實質性的好處呢?

錦江區聯手川師大:首發經濟與學術資源的利益交換

首發經濟研究院:學術界的權錢交易,理論創新的遮羞布?

春熙路的幻象:誰在為高昂的租金買單?

不得不說,錦江區和川師大的合作,還真是有點「迫不及待」。今年2月5日,雙方就已經成立了「首發經濟研究院」,號稱要「整合高校學術與行業實踐資源,開展首發經濟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但實際上,這個研究院更像是一個掛羊頭賣狗肉的機構,學術研究只是幌子,權錢交易才是真正的目的。所謂的「構建首發經濟理論、評價體系,強化數字消費等前沿場景建設,打造行業標杆」,說白了,就是為錦江區的首發經濟政策背書,讓其看起來更具備合法性和合理性。

錦江區最引以為傲的,莫過於春熙路這個商圈了。這裡聚集了大量的品牌旗艦店和首發店,吸引了無數的遊客前來打卡。但是,春熙路高昂的租金,也讓許多商家苦不堪言。那些所謂的「打造COSMO潮流聚變場等標杆首發載體,形成特色鮮明的生態布局」,其實都是建立在犧牲中小商戶的利益之上的。誰在為春熙路的高昂租金買單?當然是那些默默無聞的小商家,以及那些被高房價壓得喘不過氣的普通市民。

校地合作的未來:一場華麗的冒險,還是注定失敗的豪賭?

科技、人才、文化的三角戀:誰能笑到最後?

錦江區與四川師範大學的合作,看似美好,實則充滿了變數。科技、人才、文化,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就像是一場複雜的三角戀,誰能真正笑到最後,誰也說不準。科技需要人才來推動,人才需要文化來滋養,文化需要科技來傳播。但如果三者之間失去了平衡,就會導致合作的破裂。錦江區想要藉助川師大的科技和人才,來提升自身的文化軟實力,但如果不能真正尊重人才,不能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最終也只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場校地合作,究竟是一場華麗的冒險,還是一場注定失敗的豪賭?時間會給我們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錦江區和川師大不能真正放下彼此的算計,不能真正以合作共贏為目標,那麼這場合作最終也只會淪為一場鬧劇。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