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RWA遇上2025:一場幣圈的魔幻寫實秀?
嘿,各位幣圈老韭菜、新韭菜,以及那些還在場外觀望的吃瓜群眾們,2025年的RWA(Real World Assets,現實世界資產上鏈)板塊,簡直就像一場大型的魔幻寫實秀!你說它真實吧,的確有越來越多的傳統資產試圖搭上區塊鏈的快車;你說它魔幻吧,各種妖魔鬼怪的概念滿天飛,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真假難辨。別的不說,光是聽到「馬陸葡萄”僞RWA”」這種奇葩案例,我就覺得這個世界線已經徹底亂了!
RWA板塊的市場表現:橫盤?還是暗潮湧動?
根據RWA.xyz的最新數據,截至2025年7月22日,RWA鏈上總價值為254.9億美元。乍一看,相比7月15日的255.1億美元,只是略微回調了0.2億美元,周降幅0.08%,似乎呈現出一種「高位橫盤」的死氣沉沉的景象。但是,各位,千萬別被表面的平靜所迷惑!幣圈最擅長的就是在看似風平浪靜的海面下,醞釀驚濤駭浪。表面上總市值沒啥變化,但鏈上生態的活躍度卻在悄悄提升,資產持有者總數一周內增加了超過9000人,增幅高達2.88%!這說明什麼?說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RWA,甚至試水入場了!而且,資產發行人數量也在穩定增長,一周新增5家,雖然不多,但也足以證明這個領域仍然具有吸引力。
再看看穩定幣,總價值和持有者數量都在增長。這說明什麼?說明大家對鏈上交易的需求仍然旺盛,穩定幣作為鏈上世界的「法幣」,自然水漲船高。但是,這裡面也有一個隱憂:穩定幣的增長,是不是完全依賴RWA板塊?如果RWA熄火了,穩定幣還能保持如此強勁的增長勢頭嗎?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趨勢解讀:資金流向與市場情緒的羅生門
如果說總市值是宏觀層面的數據,那麼資金流向就是微觀層面的線索,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市場情緒。本周,私人信貸再次上漲,成為鏈上資產配置的核心角色。這說明什麼?說明投資者仍然偏愛高收益資產,願意冒一定的風險來博取更高的回報。但是,美國國債卻出現了小幅回撤,這又說明什麼?說明市場的避險情緒有所緩解,或者對未來的利率路徑產生了新的判斷。我個人認為,後者的可能性更大。畢竟,誰也不想把錢放在收益率跑不贏通膨的國債裡,對吧?
更有意思的是,另類資產表現亮眼,本周增長超過10%。這說明什麼?說明機構資金正在尋求更多樣化的配置,不再局限於傳統的信貸或債券。而且,他們對穩定回報和風控能力兼具的非標品種的接受度正在提升。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值得我們高度關注。總之,RWA市場正處於一個「結構鞏固+分化加速」的階段。資產端結構不斷向多元化、高質量方向邁進,鏈上用戶基礎和協議側擴容提供了強支撐。雖然總市值沒有出現突破,但我相信後續仍然有較大的結構升級與創新釋放空間。所以,各位,保持對鏈上信用資產和非標類產品的高度關注吧!在這個動態的市場中,配置彈性與判斷力才是王道!
幣圈大事件:川普簽法案,花旗也來摻一腳?RWA世界線變動!
各位觀眾,接下來讓我們把鏡頭轉向幣圈的重大事件!這周的新聞可真是夠勁爆的,川普簽署法案,監管之手終於伸向了穩定幣;花旗銀行也按捺不住,宣布要探索發行自己的穩定幣!這些事件,就像蝴蝶效應一般,將深刻地影響RWA的未來走向。準備好迎接RWA世界線的變動了嗎?
川普簽署GENIUS法案:穩定幣的緊箍咒?還是登陸許可證?
川普這老小子,終於還是對加密貨幣下手了!他簽署的《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指導法案(GENIUS Act)》,簡直就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要求穩定幣必須100%以美元或等值流動資產儲備,並對市值超過500億美元的發行方實施年度審計,這無疑是對穩定幣發行方套上了一道緊箍咒,提高了合規門檻。但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美國政府正式承認了穩定幣的合法地位,為其在傳統金融領域的應用打開了一扇窗。Circle、Tether、Coinbase等高管都出席了簽署儀式,川普還大言不慚地說此舉將「確立美國在全球金融與加密技術的主導地位」。我呸!還不是為了選票?不過,不管川普的真實目的是什麼,這個法案的落地,都將對穩定幣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
問題來了,這個法案究竟是穩定幣的登陸許可證,還是扼殺創新的緊箍咒?我個人認為,短期內,它可能會對一些小型穩定幣發行方造成衝擊,迫使他們退出市場或者尋求海外發展。但長期來看,它將有利於頭部機構的發展,提高市場的集中度,並促進穩定幣與傳統金融的融合。畢竟,合規是趨勢,誰也無法阻擋。
花旗CEO放話:要發穩定幣?華爾街的加密野心,還是不得不為之?
花旗銀行CEO Jane Fraser的一句話,簡直就像一顆重磅炸彈,在幣圈炸開了鍋:「花旗正在評估發行“Citi 穩定幣”的可行性」。What?華爾街巨頭也要來摻和加密貨幣了?這簡直是活久見!雖然Fraser強調當前重點仍是代幣化存款,但她也明確表示,穩定幣、加密托管與法幣-加密轉換將是花旗數字金融战略的重要組成。花旗研究團隊甚至預計,到2030年穩定幣市場規模有望增長至3.7萬億美元!
花旗為什麼要發穩定幣?真的是為了擁抱創新,服務客戶嗎?我認為,這其中既有華爾街的加密野心,也有不得不為之的成分。一方面,隨著DeFi的崛起,傳統金融機構正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如果他們再不採取行動,恐怕就要被時代所拋棄了。另一方面,穩定幣作為連接傳統金融與加密貨幣的橋樑,具有巨大的潛力。花旗發行穩定幣,可以拓展其在支付、融資和流動性等方面的業務,並滿足企業客戶對數字資產的需求。
但是,花旗發行穩定幣,真的能成功嗎?我對此持謹慎樂觀的態度。畢竟,華爾街的思維方式與幣圈的文化有著很大的差異。花旗能否適應幣圈的快速變化,並建立起自己的生態系統,還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Ondo Finance收購Strangelove:是強強聯手,還是另有所圖?
Ondo Finance宣布收購區塊鏈開發公司Strangelove,這筆交易雖然沒有披露具體價格,但仍然引起了業內的高度關注。Ondo Finance作為RWA賽道的明星項目,一直致力於將傳統金融資產上鏈。而Strangelove則是一家專注於區塊鏈開發的公司。兩者的結合,看似是強強聯手,可以擴展Ondo的工程和產品能力,使其能夠開發將RWA上鏈的基礎設施。
但是,我總覺得這筆收購背後可能還有更深層次的考量。Ondo Finance收購Strangelove,或許是為了更好地掌控RWA上鏈的技術,擺脫對第三方技術供應商的依賴。畢竟,在幣圈,技術才是核心競爭力。掌握了技術,才能掌握未來。
BSGM擬收購持牌券商:納斯達克的RWA夢,能圓嗎?
BioSig Technologies(納斯達克代碼:BSGM)宣布,其旗下合併子公司Streamex已委托合規服務機構CXG主導收購一家已註冊於FINRA/SEC的美國持牌券商,以推動合規的RWA業務在公開市場落地。這條新聞,簡直就是一顆重磅炸彈,在傳統金融圈和幣圈同時引爆!BSGM的野心可真不小,居然想在納斯達克發行RWA代幣!
如果這項收購成功,Streamex將成為首批具備SEC/FINRA合規資質並在納斯達克掛牌的RWA代幣發行方之一。他們的初步目標是發行以實物黃金為支撐的合規通證,服務機構與散戶投資者。Streamex正基於Solana構建RWA商品市場平臺,計劃以金庫實物黃金計價資產負債表,並探索其他商品通證化機會,意圖打通傳統金融與區塊鏈之間的橋樑。
但是,納斯達克的RWA夢,真的能圓嗎?我認為,這還有很多不確定性。首先,SEC的監管態度是一個關鍵因素。如果SEC對RWA代幣的監管過於嚴厲,BSGM的計劃可能會受到阻礙。其次,市場的接受度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畢竟,RWA代幣還是一個新生事物,能否獲得投資者的認可,還有待時間的檢驗。不過,我仍然對BSGM的嘗試表示敬佩。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值得我們期待的。
Figure合併:消費信貸+資產通證化,這盤棋有多大?
Figure Technology Solutions與Figure Markets宣布正式合併,將共同構建以區塊鏈為核心、打通消費信貸與資產通證化交易的資本市場平臺。合併後的公司將繼續使用Figure Technology Solutions名稱,整合其在RWA領域超過70%的市場份額,並致力於擴展超過1300億美元的市場機會。他們通過Figure Connect與Democratized Prime兩大核心業務,在房屋淨值貸款、抵押貸款及加密資產借貸等多個方向實現鏈上資產標準化與流通。其最新一筆鏈上抵押貸款ABS(FIGRE 2025-HE 3)獲標普AAA評級,系區塊鏈金融首例。
Figure的合併,意味著RWA賽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他們將消費信貸與資產通證化結合起來,打造了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通過區塊鏈技術,他們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並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選擇。更重要的是,他們獲得了標普AAA評級,這意味著傳統評級機構對區塊鏈金融的認可。
總之,這周的幣圈大事件,讓我們看到了RWA的無限可能。監管的加強,機構的入場,技術的創新,都在推動著RWA的發展。未來,RWA將如何改變我們的金融世界?讓我們拭目以待!
熱點項目追蹤:STONKS、WEUSD,誰是下一個百倍幣?
幣圈一天,人間一年!各位觀眾,經過一番宏觀分析和事件解讀,現在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具體的項目上!本周,MyStonks(STONKS)和PicWe Global(WEUSD)這兩個項目可謂是風頭正勁,一個想讓你在鏈上炒美股,另一個號稱要打造無橋跨鏈的RWA帝國。那麼,它們究竟是真材實料,還是炒作概念?誰更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百倍幣?讓我們一起來扒一扒!
MyStonks(STONKS):讓你在Base鏈上炒美股,這靠譜嗎?
MyStonks,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夠騷氣的!它號稱是一個由社區驅動的DeFi平臺,專注於將美國股票等RWA代幣化並上线鏈上交易。簡單來說,就是讓你可以在Base區塊鏈上,像炒幣一樣炒美股!聽起來是不是很刺激?
他們的模式是這樣的:MyStonks與Fidelity合作,實現1:1實物托管與代幣發行。用戶可以使用USDC、USDT、USD1等穩定幣鑄造如 AAPL.M、MSFT.M 等股票代幣,並在Base區塊鏈上全天候進行买賣。所有交易、鑄幣與贖回流程均由智能合約執行,確保透明、安全、可審計。MyStonks的願景是打通TradFi與DeFi邊界,為用戶提供高流動性、低門檻的美股鏈上投資入口,構建“加密世界的NASDAQ”。
7月17日,MyStonks宣布與OKX Wallet集成,達成戰略合作;7月21日,又宣布與全球專業數字資產交易平臺BIT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這兩個合作,無疑為MyStonks增加了不少曝光度。
但是,在Base鏈上炒美股,真的靠譜嗎?我認為,這其中存在一些風險和挑戰。首先,合規問題是一個巨大的障礙。MyStonks如何確保其代幣化的股票符合美國證券法的規定?如果SEC出手干預,MyStonks的未來將充滿變數。其次,流動性問題也是一個考驗。Base鏈上的用戶規模相對較小,MyStonks如何吸引足夠多的交易者,保證市場的流動性?如果沒有足夠的流動性,用戶可能難以買入或賣出股票代幣。第三,智能合約的安全性也是一個隱患。雖然MyStonks聲稱其智能合約經過了審計,但幣圈的歷史告訴我們,沒有絕對安全的智能合約。一旦出現漏洞,用戶的資金可能會遭受損失。
當然,MyStonks也有其優勢。它為用戶提供了一個24小時不間斷的美股交易平臺,打破了傳統股市的交易時間限制。而且,它降低了美股投資的門檻,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與其中。此外,MyStonks還具有透明、安全、可審計等DeFi的優點。
總的來說,MyStonks是一個具有潛力的項目,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它能否在合規、流動性和安全等方面取得突破,將決定其未來的成敗。
PicWe Global (WEUSD):穩定幣的新玩法?還是炒作概念?
PicWe Global,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高大上!它號稱是一個專注於RWA的DeFi協議,致力於通過區塊鏈技術將美股、美債等傳統金融資產轉化為可交易的數字代幣。其核心產品是原生穩定幣WEUSD,支持用戶在多條區塊鏈(如BNB Chain、Arbitrum、Base Chain、Movement等)上進行資產的鑄造、贖回和跨鏈轉移,提供高流動性、低成本的投資渠道。PicWe Global通過無橋接的CATM架構優化跨鏈生態,減少流動性碎片化和運營成本,同時利用狀態通道技術無縫連接CEX和DEX的流動性池,提升市場效率。
6月9日,PicWe官方發推文宣布,其協議現已集成至BNB Chain,並推出全新跨鏈基礎設施PicWe Infra,用戶可在3分鐘內將Movement、Base或Arbitrum上的資產轉移至BNB Chain。7月12-14日,據PicWe官方消息,其去中心化協議現已部署至HashKey Chain和Plume Network。
PicWe Global的模式,聽起來很美好,但細細分析,卻發現其中存在一些疑點。首先,無橋跨鏈技術是否真的可靠?PicWe Global聲稱其CATM架構可以優化跨鏈生態,減少流動性碎片化和運營成本。但是,跨鏈技術一直是一個難題,安全漏洞頻發。PicWe Global如何保證其跨鏈橋的安全性?其次,WEUSD的價值支撐是什麼?PicWe Global聲稱其穩定幣與美股、美債等傳統金融資產掛鉤。但是,這些資產是如何抵押的?是否有足夠的透明度?如果WEUSD出現脫錨,PicWe Global如何應對?第三,PicWe Global的市場競爭力如何?穩定幣市場已經非常擁擠,USDT、USDC等頭部穩定幣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WEUSD如何脫穎而出,吸引足夠多的用戶?
當然,PicWe Global也有其優勢。它專注於RWA賽道,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而且,它支持多條區塊鏈,可以覆蓋更廣泛的用戶群體。此外,PicWe Global還具有無橋跨鏈、狀態通道等技術優勢。
總的來說,PicWe Global是一個具有創新性的項目,但也存在諸多風險。它能否在技術、合規和市場等方面取得突破,將決定其未來的成敗。我個人認為,PicWe Global更像是一個炒作概念的項目,短期內可能會受到市場追捧,但長期來看,其能否生存下去,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所以,STONKS和WEUSD,誰更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百倍幣?我只能說,幣圈的項目,變數太多,誰也無法預測未來。但是,我建議大家在投資這些項目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調查研究,了解其背後的風險,不要盲目跟風,更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深度解讀:RWA的本質,是創新還是炒作?
各位看官,說了這麼多,我們最終還是要回到一個根本性的問題:RWA的本質,究竟是金融創新,還是純粹的炒作概念?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不同的參與者,會有不同的看法。但作為一個幣圈的老兵,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我認為,RWA既有創新的成分,也有炒作的成分。說它是創新,是因為它確實為傳統資產的流動性、透明度和可及性帶來了改善。通過區塊鏈技術,我們可以將房地產、藝術品、債券等傳統資產分割成更小的單位,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與其中。而且,區塊鏈的公開透明特性,也可以減少信息不對稱,降低交易成本。更重要的是,RWA可以將傳統金融與DeFi結合起來,創造出更多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但說它是炒作,是因為現在很多RWA項目,都只是在蹭熱度,並沒有真正解決實際問題。他們只是把傳統資產簡單地代幣化,並沒有在技術、合規和商業模式等方面進行深入的探索。而且,一些RWA項目還存在欺詐和跑路的風險,讓投資者血本無歸。
所以,我們在看待RWA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被表面的光鮮所迷惑。我們要深入了解項目的基本面,評估其風險和潛力,做出理性的判斷。不要盲目跟風,更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
RWA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它可能會成為金融領域的一場革命,也可能會淪為一場泡沫。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保持對新技術的關注和學習,用開放的心態迎接未來的挑戰。幣圈的故事,永遠充滿了變數,而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