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机接口产业:政策驱动下的蓬勃发展与投资机遇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发展迅速,其应用范围正从科学幻想逐渐走向现实。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这一前沿科技,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出台政策,大力支持脑机接口产业发展,为其创新和商业化落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政策利好频出,产业发展蓄势待发

2025年伊始,北京和上海分别发布了《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和《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这两个方案均设定了清晰的目标和时间表,旨在推动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产业生态的构建以及相关企业的培育。北京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打造1-2个脑机接口产业发展集聚示范区,培育3-5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上海的目标则是在2030年前实现脑机接口产品全面临床应用,打造国家级脑机接口产业发展集聚区。此外,重庆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脑机接口等新兴医疗器械的研发和应用。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为脑机接口产业注入了资金和资源,也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促进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率先落地,市场空间巨大

目前,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相对成熟,已实现商业化应用,例如用于提升注意力、改善睡眠的头戴式设备以及用于医疗康复控制外骨骼的设备。这些产品的市场空间巨大,例如东吴证券预测,仅睡眠仪这一品类未来潜在市场规模就可能超过150亿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侵入式和半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有望在未来几年取得突破,进一步拓展脑机接口的应用领域。

医疗应用前景广阔,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麦肯锡预测,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在2030年将达到400亿美元,2040年将达到1450亿美元。Precedence Statistics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23.5亿美元,预计2033年将达到108.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55%。这预示着脑机接口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极其广阔,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并举

一些企业已经在积极推进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和商业化落地。例如,阶梯医疗拥有全植入式和介入式两条技术路径的脑机接口系统,有望实现复杂脑控功能和精细神经调控,并计划加快技术研究和商业化进程。

投资机遇与风险并存

脑机接口产业作为未来产业的代表,其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技术挑战、监管风险和伦理问题等诸多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选择具备核心技术、良好商业模式和强大研发团队的企业进行投资。

港股相关公司

本文提到的南京熊猫电子股份(00553)和心玮医疗-B(06609)均涉及脑机接口相关研发,投资者可以关注其发展动态。

免责声明: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判断并承担投资风险。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