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资本的触角伸向山野:迪仕艾普与九境堂的“新公益”迷局
近年来,“天然”、“草本”、“溯源”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护肤品营销中,仿佛不贴上这些标签,产品就失去了灵魂。迪仕艾普(DCEXPORT)与湖南九境堂中草药基地的战略合作,无疑又为此类营销添了一把火。在湖南会同的群山之中,一朵“野生药用级野菊花”被赋予了拯救乡村、振兴产业、呵护肌肤的多重使命。但当我们拨开层层迷雾,看到的真的是一幅理想的田园牧歌图景吗?
一场精心策划的“源头”大戏?
迪仕艾普高调宣布与九境堂的合作,并由当地政府领导代表“见证”,这本身就透露出一股浓厚的商业气息。这种“政企合作”的模式,在当下并不鲜见,其目的往往是借助政府的公信力,为品牌背书,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感。(如图1)
然而,这种合作是否真的能惠及当地百姓,还是仅仅成为企业宣传的噱头,需要我们进一步考察。所谓的“战略合作”,是否仅仅是迪仕艾普为了控制原料来源、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九境堂又能从中获得多少实际利益?这些问题,在官方通稿中往往被有意忽略。
野菊花背后的真相:高含量蒙花苷是营销噱头还是真材实料?
迪仕艾普宣称,他们与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团队合作,培育出了一种蒙花苷含量高达5.32%的“野生药用级野菊花”,远超《中国药典》0.8%的标准。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卖点。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蒙花苷含量高,就一定代表护肤效果好吗?
药典标准之争:含量超标就代表有效吗?
《中国药典》对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规定,是为了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疗效。但这些标准是针对药用而言的,并非直接适用于护肤品。将药典标准直接套用到护肤品上,并以此作为宣传的依据,存在偷换概念的嫌疑。蒙花苷在护肤品中的最佳浓度是多少?过高的浓度是否会对皮肤造成刺激?这些问题,迪仕艾普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答。
有效成分与最终效果:别被单一指标迷惑
护肤品的功效,并非仅仅取决于单一成分的含量,而是各种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协同增效的结果。即使蒙花苷含量很高,如果配方不合理,其他成分与蒙花苷不兼容,或者提取工艺存在问题,最终的护肤效果也可能大打折扣。消费者不能仅仅因为“蒙花苷含量超标”就盲目相信其护肤效果,更要关注产品的整体配方、临床试验数据和用户口碑。(如图2)
“新公益”的真实面目:是利国利民,还是资本逐利的另一种包装?
迪仕艾普将此次合作定义为一场“新公益”,声称要解决留守妇女与中老年群体的就业问题,推动中药护肤的标准化和透明化,并为用户提供可溯源的护肤成分。然而,在光鲜亮丽的辞藻背后,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冷静地审视这场“新公益”的真实目的?
土地活了,人留下了,然后呢?
将“荒山野地”变为“药田基地”,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但是,这些就业岗位的工资水平如何?工作环境是否安全?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披露。更重要的是,这种“输血式”的扶贫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一旦迪仕艾普的业务重心转移,或者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这些药田基地又将何去何从?留守妇女和中老年群体是否具备应对风险的能力?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
标准化、透明化:行业进步的曙光,还是又一次概念炒作?
迪仕艾普提出的“DC-DHOOplus 360纯净筛选标准体系”,听起来非常高大上。但所谓的“标准化”,是否只是企业为了控制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一种手段?所谓的“透明化”,又能否真正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全部信息?目前,很多企业都声称自己的产品“可溯源”,但消费者往往只能看到企业想让他们看到的信息。这种“信息茧房”式的透明化,真的能帮助消费者做出明智的选择吗?(如图3)
可溯源的真相:信息茧房下的“透明”幻觉
“可溯源”的概念近年来大行其道,仿佛只要贴上这个标签,产品就变得安全可靠。然而,溯源体系的建立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迪仕艾普的溯源体系是否真的能够覆盖从育种、种植到提取的全过程?溯源信息的真实性又如何保证?如果溯源信息被篡改,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权?这些问题,都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并建立完善的追责机制。
消费者,请擦亮双眼:警惕“新公益”背后的消费陷阱
当“公益”与“消费”紧密结合,消费者往往容易被情感所裹挟,做出非理性的购买决策。迪仕艾普的“新公益”模式,无疑具备了这种潜在的风险。我们并非反对企业参与公益事业,而是希望消费者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看待“新公益”背后的商业逻辑。
情感绑架:用“公益”为产品镀金?
“你购买的不仅仅是护肤品,更是一份爱心。”这种充满煽动性的宣传语,在“公益营销”中屡见不鲜。企业通过强调产品的公益属性,激发消费者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从而促成购买行为。然而,消费者应该认识到,购买行为的本质仍然是商业交易。企业参与公益事业,固然值得肯定,但并不能因此而降低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如果产品本身质量不过关,即使贴上“公益”的标签,也无法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任。
理性消费:不为概念买单,只为效果付费
面对各种各样的“新公益”护肤品,消费者应该保持理性,不被各种概念所迷惑。与其关注产品背后的公益故事,不如关注产品本身的成分、配方、生产工艺和临床试验数据。选择护肤品,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效果本身。只有真正有效、安全的产品,才值得消费者买单。如果“新公益”仅仅是企业营销的手段,那么消费者完全可以忽略它,选择其他更具性价比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