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tos:鏈的空轉,夢的崩塌?
當理想照進現實:Aptos 的高開低走
“鏈很快,心很痛,錢很少。” 這句話,与其說是玩笑,不如說是對 Aptos 早期支持者的一記狠狠的耳光。當 Sui 以驚人的速度崛起,彷彿一顆新星照亮整個區塊鏈世界時,Aptos,這個曾經被譽為“Move 雙子星”的另一半,卻如同墜入冰窟,感受着徹骨的寒意。
回想 Aptos 誕生之初,頂着前 Meta 團隊的光環,手握高 TPS 的技術利劍,更重要的是,還傍上了 a16z、YZi Labs、Jump Crypto 等一眾明星資本大鱷。那時候的 Aptos,簡直是含着金湯匙出生的天之驕子,無數目光聚焦,萬千期待加身。一句“下一代 L1”,仿佛已經預定了它通往成功的VIP通道。
然而,區塊鏈的世界從來不相信眼淚,更不相信光靠吹噓就能成功。资本的确可以迅速催熟一条公链,就像给温室里的花朵注射生长激素,让它在短期内看起来枝繁叶茂。但资本无法赋予它真正的生命力,无法创造出蓬勃的生态,更无法赢得用户的真心。没有用户,没有应用,再高的TPS也只是一堆无意义的数字,再华丽的技术也只是一场空洞的表演。
Aptos 的故事,就像一出精心編排的戲劇,開場華麗,高潮迭起,但最終卻走向了令人唏嘘的結局。明星光環逐漸黯淡,技術敘事也變得蒼白無力。曾經的萬丈雄心,如今只剩下滿地雞毛。Aptos,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入這場困局的?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資本的催熟,生態的畸形:資源驅動的幻象
速成打法的弊端:一場資源套利的遊戲?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Aptos的早期生態策略,那就是”用錢砸”。沒錯,就是這麼簡單粗暴。但問題是,區塊鏈不是傳統的互聯網,用戶不是傻子,光靠撒幣是留不住人的。Aptos 深陷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源於其對“資源驅動”模式的過度迷戀,而忽視了市場的真實需求。
加密 KOL @cryptobraveHQ 一針見血地指出,Aptos 的生態擴張,實際上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資源套利遊戲”。他們大量分發籌碼給合作夥伴,引入一些知名的 DeFi 項目來充實自己的基礎設施,然後通過 OTC(場外交易)進行再融資,將 Binance、OKX 等頭部機構拉入自己的生態建設。乍一看,好像很熱鬧,但仔細分析,你會發現這一切都只是表面功夫。
这种“速成打法”的本质,就是用钱买流量,用钱堆数据。然而,这种方式带来的流量和数据,都是虚假的繁荣,无法转化为真正的用户沉淀。用户不是被你的技术吸引,不是被你的应用所吸引,而是被你空投的糖果所吸引。一旦糖果吃完了,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寻找下一个可以薅羊毛的项目。
LFM 計劃的空投鬧劇:扶持還是作秀?
今年3月中旬,Aptos 推出了一項名為“LFM 計劃”的生態扶持計劃,旨在幫助生態項目籌備 TGE(代幣生成事件)。這個計劃一開始看起來還不錯,似乎是 Aptos 真的想認真搞生態了。但很快,現實就給了他們一記響亮的耳光。
首批 LFM 成員之一的 Amnis Finance,在空投活動中徹底“翻車”。社區成員 @KuiGas 毫不留情地指出,Amnis Finance 的空投分配極度不合理,高度集中化:44 萬個地址,只有 1 萬人獲得了空投,導致大量真實用戶一無所獲,怨聲載道。
這場本應是“生態扶持”的空投,最終卻變成了一場徹頭徹尾的鬧劇,不僅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反而暴露了 Aptos 在項目審核和社區治理上的嚴重短板。一個連空投都做不好的項目,又怎麼能指望它能建設好生態?
Aptos 式“生態扶持”:掛名合作,毫無誠意
Aptos 給予 Amnis Finance 大量的資源支持,包括代幣獎勵,後者也花費了一年的時間進行營銷和抽獎。但問題是,整個過程都只是形式大於實質。Aptos 似乎只是想通過與 Amnis Finance 的合作,來給自己貼上一個“積極建設生態”的標籤,而並沒有真正關心 Amnis Finance 是否能夠成功。
@KuiGas 直言,Amnis Finance 的空投爭議四起,社区骂声一片,但 Aptos 卻選擇了沉默退場,重復着過往一系列的不作為。這種態度,讓人不得不懷疑,Aptos 的所謂“生態扶持”,是不是只是一場掛羊頭賣狗肉的表演?
如果說 Amnis Finance 的空投事件只是一個孤例,那或許還可以原諒。但問題是,類似的事情在 Aptos 的生態中並不少見。這不禁讓人懷疑,Aptos 的生態建設,是不是從一開始就走錯了方向?
高層震盪,內部腐敗:誰在掏空 Aptos?
動蕩的人事:治理失靈的信號?
如果說生態建設的失敗還能歸咎於策略失誤,那麼 Aptos 高層的頻繁變動,則直接指向了其內部治理的混亂。過去一年,Aptos 的高層可謂是“走馬燈”一般,換了一茬又一茬。首席執行官 Mo Shaikh、產品設計負責人 Jessica Anerella 以及產品負責人 Cathy Sun 相繼離職,每一次人事變動,都像一顆重磅炸彈,在市場上引發軒然大波。
高層的頻繁變動,往往意味着公司內部存在着嚴重的問題。是戰略方向不一致?還是權力鬥爭激烈?又或者是另有隱情?無論是什麼原因,高層的動盪都會對公司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動搖投資者的信心,也讓員工感到迷茫和不安。對於一個初創公司來說,穩定的管理團隊是至關重要的,而 Aptos 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
OTC 疑雲:利益輸送還是另有隱情?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 Aptos 高層動蕩的背後,還隱藏着一場關於 OTC(場外交易)的醜聞。加密 KOL @cryptobraveHQ 爆料稱,去年 Aptos 曾以遠低於市場價格的方式進行 APT 的場外交易。當時 APT 的市場價格在 10-13 美元之間,但某些投資者卻能以約 4 折的價格參與 OTC。
這種明顯不公平的交易,讓人不得不懷疑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為什麼只有少數人能夠以如此優惠的價格購買 APT?這些人與 Aptos 的高層之間存在着什麼樣的關係?更巧合的是,在 OTC 醜聞曝光後不久,聯合創始人兼 CEO Mo Shaikh 及多名具有風投(VC)背景的員工就陸續離職。這一切,真的是巧合嗎?
@cryptobraveHQ 推測,人事變動的直接原因可能涉及 OTC 利益輸送,但更根本的原因是 Aptos 在發幣後的整體表現未達預期。這種說法並非空穴來風。畢竟,如果 Aptos 的發展一切順利,高層又何必急於套現離場呢?
社區的失望:恨鐵不成鋼的怒吼
曾經,Aptos 被社區寄予厚望,被視為 Web3 世界的希望之星。但如今,它卻深陷社區的質疑和失望之中。”缺乏市場敏銳度、戰略方向不清、內部腐敗……” 不少社區成員對 Aptos 感到”恨鐵不成鋼”,曾經的高光預期正被現實一步步消磨。
社區成員 @yi_juanmao 直言,Aptos 與 Sui 的核心團隊同樣出身大廠,但發展軌跡卻截然不同。他批評 Aptos 在市場嗅覺、戰略佈局、用戶維護和生態共建等方面都與 Web3 的精神背道而馳,反而沉迷於吹捧自己高 TPS,行事風格愈發像一個僵化的 Web2 傳統企業。
社區成員 @Cary_Zz 回顧了過去一年的變化,他表示:“去年,Move 雙雄還是在一個起跑線,那時候 Aptos 的呼聲甚至高於 SUI,整個社區都滿懷信心準備迎接 Aptos 生態的盛宴。然而一年過去了,物是人非,Move 雙雄一個成了英雄,一個成了狗熊。SUI 的幣價一路走高,而 Aptos 團隊卻在忙着 OTC 低價賣幣,內部腐敗,利益輸送,最後伴隨着 CEO 的離職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社區成員的怒吼,是對 Aptos 的鞭策,也是對 Web3 世界的期盼。他們不希望看到一個曾經充滿希望的項目,最終淪為資本的玩物,淪為利益輸送的工具。他們希望 Aptos 能夠迷途知返,重新找回 Web3 的初心。
僵化的 Web2 思維:Aptos 的致命傷
TPS 的迷戀:技術至上主義的陷阱
Aptos 最大的問題,或許就是太過於迷戀自己的技術。他們把高 TPS(每秒交易處理量)當成了唯一的優勢,彷彿只要有了高 TPS,就能解決區塊鏈世界的所有問題。但事實證明,TPS 並不是萬能的。
诚然,高 TPS 对于提升区块链的性能至关重要,但它并不是决定一个公链能否成功的唯一因素。一个成功的公链,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活跃的生态系统、强大的社区支持以及清晰的战略方向。如果只追求高 TPS,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建设,那么最终只能陷入“技术至上主义”的陷阱。
Aptos 就像一个只会埋头苦干的工程师,他精通各种技术细节,但却不懂得如何与用户沟通,不懂得如何构建生态,也不懂得如何抓住市场机遇。这种技术至上主义的思维,让 Aptos 在 Web3 的世界里显得格格不入。
寄生式生態:缺乏活力的死亡螺旋
更令人担忧的是,Aptos 的生态系统,充斥着大量的“寄生式项目”。这些项目没有自己的创新,没有自己的用户,它们只是依附于 Aptos 的生态,靠着 Aptos 的资金输血苟延残喘。
这种寄生式生态,就像一个缺乏活力的“死亡螺旋”。Aptos 为了维持生态的繁荣,不得不不断地投入资金,但这些资金并没有真正地推动生态的发展,而是被那些寄生式项目消耗殆尽。最终,Aptos 的资金耗尽,生态也随之崩溃。
社区成员 @yi_juanmao 尖锐地指出,Aptos 生态内部充斥着寄生式项目,过度依赖资金输血,整个系统缺乏活力,死气沉沉。这种评价,可谓是一针见血,直指 Aptos 生态的要害。
效率低下:官僚作風的 Web3 笑話
除了技术至上和寄生式生态,Aptos 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效率低下。不少社区成员抱怨 Aptos 内部员工迂腐,办事效率极其低下。@cryptobraveHQ 附和称,Aptos 以“合规”为挡箭牌,流程都要拖上三个月。
在 Web3 世界,速度就是生命。一个项目如果不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不能及时满足用户需求,那么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所超越。Aptos 这种官僚作风,与 Web3 的精神完全背道而驰,简直就是一个 Web3 笑话。
这种效率低下的问题,也反映了 Aptos 团队缺乏 Web3 的思维方式。他们仍然沿用着 Web2 的管理模式,层层审批,流程繁琐,完全不适应 Web3 的快速迭代和去中心化特点。
資本退潮,泡沫破裂:Aptos 的未來在哪裡?
資本的光環或許能帶來短暫的繁榮,但真正決定公鏈能否長期立足的,始終是用戶沉澱與生態可持續發展。Aptos 在這兩方面都做得遠遠不夠。
當資本退潮,泡沫破裂,Aptos 的問題就暴露無遺。高層動盪,內部腐敗,生態凋敝,用戶流失。曾經被寄予厚望的明星項目,如今卻淪為社區嘲笑的對象。
L1 賽道的競爭依舊激烈,新的公鏈不斷湧現,老牌公鏈也在不斷進化。Aptos 如果不能痛定思痛,徹底改變自己的發展模式,那麼等待它的,或許只有被淘汰的命運。
Aptos 的未來在哪裡?或許只有他們自己才能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 Aptos 繼續沉迷於技術至上,繼續依賴資本輸血,繼續無視用戶需求,那麼無論他們如何努力,都無法擺脫困境。
留給 Aptos 的時間不多了。他們需要尽快找回 Web3 的初心,重新赢得用户的信任,构建一个真正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否则,Aptos 终将成为区块链历史中一个令人惋惜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