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在锂电寒冬中悄然升温

近期,尽管锂价低迷,钠离子电池市场却意外升温。上游材料企业订单激增,下游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也纷纷发布钠离子电池产品,预示着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钠离子电池不再仅仅被视为锂电池的高价替代品,其低温性能好、倍率性能高、安全性强的优势使其在特定应用场景中展现出竞争力。然而,面对锂电池的先发优势,钠离子电池仍需在产业化早期就提升自身各方面能力。

2024年,钠离子电池产业取得显著进步,上游企业获得大额订单,头部企业产品研发进展迅速,标志着钠电产业已进入B样甚至C样阶段,即将走向商业化。宁德时代董事长更是预测钠离子电池可能取代磷酸铁锂电池一半的市场份额。

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逻辑已发生转变。过去,其发展主要依赖于高锂价带来的替代需求。如今,即使锂价低迷,钠离子电池也凭借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拓展获得发展机遇。尤其在储能领域,钠离子电池凭借低温性能好、充放电能力强等优势,获得了快速增长,成为其最重要的应用领域。UPS(不间断电源)市场也为钠离子电池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

然而,钠离子电池仍面临挑战。其成本优势尚未完全显现,每千瓦时价格普遍高于磷酸铁锂电池。因此,降本增效是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关键。行业目标是在未来两三年内将每千瓦时成本降低至2毛钱左右,以与锂电池竞争,并充分发挥其在供应链安全方面的优势。

目前,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产能释放周期与降本周期基本一致。未来两三年是钠离子电池企业抓住利基市场、全力降本、实现规模化和商业化的关键时期。各家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力争推出爆款产品,推动产业发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