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銘股份重組夢碎:一場雷聲大雨點小的資本操作?
突如其來的重組,股價應聲暴漲
話說這鴻銘股份,一家專做智能裝備的上市公司,平時也沒啥大動靜,突然間在今年五月,丟出一個震撼彈——要收購深圳馳速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83%的股權!這消息一出,股市可炸開了鍋。你想想,一家公司要搞大動作,股民們肯定樂觀其成,覺得有利可圖。果不其然,消息公布的第二天,鴻銘股份直接來了個漲停,股價蹭蹭往上竄,甚至還創了個上市以來的新高。這簡直就是一場股民的狂歡,彷彿錢已經裝進了口袋,就等著數鈔票了。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背後的水很深,搞不好就是一場資本的遊戲。
協議告吹,是誰的責任?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大家還沉浸在股價上漲的喜悅中時,鴻銘股份又發布了一則公告:重組終止!理由是雙方在交易方案上沒能達成一致。這下,股民們可傻眼了,從天堂瞬間跌入地獄。本來以為能跟著公司一起發財,結果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這讓人不禁要問,到底是誰的責任?是鴻銘股份太過草率,還是深圳馳速獅子大開口?又或者,這根本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割韭菜」行動?要知道,在資本市場上,類似的戲碼可不少見,先放出利好消息拉抬股價,然後再找個理由終止,讓散戶在高位站崗,自己卻早已套現走人。當然,這只是陰謀論,具體情況我們不得而知,但其中肯定有貓膩。
上市即破發:基本面堪憂?
更讓人覺得諷刺的是,鴻銘股份本身就是一家「命途多舛」的公司。2022年底才上市,發行價高達40.5元,結果呢?上市沒多久就跌破發行價,一直到現在都還沒能回到當初的榮光。這說明什麼?說明市場對這家公司的基本面並不看好。一家連自己股價都撐不起來的公司,跑去收購其他公司,是不是有點「蛇吞象」的感覺?而且,從招股說明書來看,鴻銘股份的募資用途也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一會兒生產中心,一會兒營銷中心,一會兒研發中心,感覺什麼都想做,但又什麼都做不好。
募資超額,錢都花哪兒去了?
說到募資,鴻銘股份當初可是超額完成了任務,原計劃募資2.8億,結果募到了4.2億,多了1.4億!這多出來的錢,公司有沒有好好利用?還是被拿去支付高額的承銷和保薦費用了?畢竟,光是承銷及保薦費就花了4500多萬,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對於一家營收才兩億左右的公司來說,這筆錢簡直就是天文數字。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上市圈錢」?把股民的錢圈過來,然後自己分贓?當然,這只是猜測,但不得不讓人懷疑。
連年虧損:智能製造的美好願景何時實現?
最關鍵的是,鴻銘股份的業績實在是慘不忍睹。2023年和2024年,連續兩年虧損,而且虧損金額還在不斷擴大。一家做智能裝備的公司,連年虧損,這簡直就是個笑話。難道所謂的「智能製造」只是個幌子?公司的技術實力真的有那麼強嗎?還是只是在講故事、畫大餅?如果連盈利都做不到,又談何發展?又談何回報股東?所以,這次重組的失敗,或許對鴻銘股份來說,也是一件好事,讓公司可以冷靜下來,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發展戰略,不要盲目擴張,更不要把股民當成提款機。畢竟,資本市場不是慈善機構,沒有實力,遲早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