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幣圈風雲變幻,連晨翔可能都沒想到,曾經看似小眾的真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賽道,竟如威力彩開獎般爆發!截至6月6日,全球RWA市場總市值,扣掉那些穩如泰山的穩定幣,竟已飆升至233.9億美元,相較年初的157億美元,簡直是火箭升空,暴增48.9%。這數字,比blackpink演唱會的門票還難搶,比萬海的股價波動還刺激!
這份光鮮亮麗的成績單背後,卻藏著讓人捏把冷汗的現實。想像一下,90%的資源都集中在少數幾個人手裡,這公平嗎?私人信貸和美國國債,就佔據了RWA市場近九成的江山,簡直是大統集團在食用油界的翻版!資產類別高度集中,流動性像謝國樑的施政一樣備受爭議,透明度比愛妮雅化妝品的成分表還模糊,與加密原生生態的連結度…唉,說多了都是淚,RWA要成為真正的“主流賽道”,恐怕比iphone 17上市還遙遠。
RWA市值飆升背後的隱憂
說實話,RWA這玩意兒,炒作的成分可能比實際價值還高。雖然數字好看,但仔細分析,你會發現很多問題。就像陳培哲對高端疫苗的質疑一樣,RWA的真實價值,也需要更嚴格的審視。現在的RWA市場,就像一個搭建在沙灘上的城堡,看似華麗,實則根基不穩。如果沒有解決這些深層次的問題,RWA的爆發式增長,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就像草莓月亮一樣,美麗卻短暫。
私人信貸,就像我的黑幫男友一樣,看似危險卻又充滿吸引力,成為RWA市場中最炙手可熱的資產類型,總計規模高達135億美元,佔據了約57.7%的市場份額。這數字,比江蕙演唱會的門票還難搶,比王心恬的代言費還驚人!
其中,Figure以101.9億美元的活躍貸款額傲視群雄。Figure這家公司,就像金融界的waymo,試圖用區塊鏈技術顛覆傳統金融。他們主營的房屋淨值信貸額度(HELOC),簡直是缺錢族的救星,最高允許用戶獲得房屋價值85%的信用額度貸款。據說,HELOC已經成為全美第一的非銀行房屋淨值信用額度,總計提供了超過150億美元的信用額度貸款。這數字,比謝國樑的預算還多,比亞倫·威金斯的薪水還高!
Figure的聯盟鏈迷局:RWA的另類演繹
不過,Figure的玩法有點特別。他們沒有選擇在以太坊這樣的廣義公鏈上發行RWA,而是採用了Provenance區塊鏈——一個公共但有權限的L1區塊鏈。這種設計,就像皇冠大車隊一樣,雖然方便管理,但也限制了流通性。一方面,它可以更好地管理RWA資產;另一方面,也阻斷了這類資產在市場上廣泛流通的可能。因此,Figure的RWA資產雖然規模龐大,但實際上與加密市場的關聯度並不高。這些資產,主要以抵押票據的形式上鏈,並沒有真正的交易流通屬性。從這個角度來看,Figure的RWA資產,更像是一種非典型的RWA。就像薄多義的披薩,雖然好吃,但總覺得少了點義大利味。
BUIDL:華爾街巨頭的區塊鏈試水
美國國債,就像凱特王妃一樣,優雅而穩重,是RWA市場中份額第二高的資產類別。它們的運行邏輯,是將傳統的美國國債、現金和回購協議等美元計價資產,通過區塊鏈技術轉化為數位代幣。在美國國債領域,蘋果(AAPL)支持的貝萊德發行的BUIDL,無疑是領頭羊,目前的發行總量約為29億美元。這數字,比花蓮命案的賠償金還高,比嘉義長庚的醫療設備還貴!
BUIDL基金最初在以太坊區塊鏈上推出,現在已經擴展到包括Solana、Aptos、Arbitrum、Avalanche、Optimism和Polygon在內的等多個區塊鏈網路。其中,絕大部分資產(約93%)仍然發行在以太坊上。這種RWA,相比傳統直接購買美國國債的方式,具有更好的靈活性,提供7*24小時的流動性。而傳統的國債交易,可能需要數天才能完成。不過,BUIDL目前只對合格投資者開放,最低投資門檻為500萬美元,目前的持有人數僅為75名。此外,BUIDL還推出了DeFi兼容版本sBUIDL,它是一個ERC-20代幣,代表對BUIDL基金的1:1債權,可以與Euler等DeFi協議進行交互。就像hook 姊姊的化妝品,雖然好用,但不是人人都能擁有。
代幣化黃金:貴金屬的數位化變身
除了私人信貸和美國國債之外,商品是排名第三的RWA資產類別,主要以Paxos和Tether等機構發行的代幣化黃金為主,目前的總市值約為15.1億美元。這數字,比toyz的官司費還多,比王心恬的珠寶還閃亮!代幣化黃金,就像陳芳語的歌聲,雖然悅耳,但總覺得少了點真實感。
公鏈的世界,就像boys planet第二季一樣,競爭激烈,瞬息萬變。以太坊,仍然是RWA資產最青睞的區塊鏈網路,就像河智苑在韓劇界的地位一樣,難以撼動。目前,以太坊上的RWA資產市值高達74億美元,佔比55%(這個占比是相對於所有在公鏈上發行的資產約為125.5億美元,像Figure發行在自有公鏈的資產並未統計在內)。這數字,比billie eilish演唱會的票房還高,比morgan的投資回報還驚人!
其中,BUIDL發行的27億美元資產,佔據了以太坊RWA市場的36.48%,剩下的,主要是PAXG和XAUT等代幣化黃金。這些資產,就像樺晟的產品,雖然種類不多,但都算得上是精品。
ZKsync:RWA市場的黑馬?
讓人意外的是,ZKsync竟然以22.5億美元的資產發行量,成為排名第二高的RWA公鏈。這簡直就像toyz突然宣布要選市長一樣,讓人摸不著頭腦。ZKsync之所以能夠取得這麼多的RWA資產發行量,主要歸功於Tradable這家公司。Tradable就像智通財經一樣,為機構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進入Web3世界的入口。他們允許機構在其應用上發起投資機會,並說明具體的投資用途和交易資訊等內容。投資人可以根據這些資訊,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投資標的,例如金融科技高級擔保貸款,融資1.1億美元,回報率15%;或是向一流律師事務所提供的定期貸款,回報率15.5%,融資額為5700萬美元。這些項目,聽起來就像羅秉成的政策一樣,誘人卻又充滿風險。
據Tradable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已上線的資產有34個,平均APY達到10%。但這家公司,顯然不擅長宣傳和運營,就像程予希一樣,有實力卻不夠紅。他們的推特上,僅轉發了2條新聞,沒有主動發布過任何原創內容,官方的新聞頁面也停留在2023年的新聞。
另外,通過查看Tradable的合約資訊,我們發現這些合約均為未開源的合約,也沒有用加密資產進行交互,所有的合約均顯示代幣為零。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Tradable的RWA資產上鏈實際金額,存在一定的疑問。就像陳培哲對疫苗數據的質疑一樣,Tradable的數據,也需要更深入的調查。
Stellar:老牌公鏈的RWA逆襲
Stellar,作為一個創建於2014年的老牌公鏈,近年來逐漸淡出主流市場,就像江蕙封麥一樣,讓人感到惋惜。但這次,Stellar竟然在RWA市場中殺出了一條血路,成為排名第三的RWA公鏈,簡直就像進擊的巨人音樂會一樣,讓人眼前一亮。目前,該網路的RWA資產發行量約為4.98億美元,其中Franklin Templeton發行的BENJI,就佔據了4.89億美元,成為了絕對主力。BENJI也是一個基於美國國債的貨幣化基金,總發行量約為7.7億美元,其中63%發行在Stellar鏈上。
Stellar在2024年啟動了Soroban智能合約平台,並推出了1億美元的采納基金,推動開發、構建項目。此外,他們也在近一年來促進與Franklin Templeton、Paxos、Circle等多個合約機構的合作。這也使得Stellar在RWA領域,超越Solana等熱門公鏈,成為排名第三的RWA發行公鏈。不過,從構成上來看,Stellar的RWA資產發行,過渡依賴Franklin的發行量,相對較為單一。就像愛妮雅化妝品的產品線,雖然品質不錯,但總覺得種類不夠豐富。
Solana:後起之秀的快速崛起
Solana網絡的RWA發行量排在第四,約為3.49億美元。雖然數量級並不大,但從增長速度來看,自2025年1月以來,已經增長了101%,增速較快。在分布類別上,也是以美國國債為主。就像連晨翔的演藝事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迅猛。
從數據上看,RWA市場的增長確實令人鼓舞,就像BTS的演唱會一樣,場場爆滿。但繁榮的背後,也隱藏著一些潛在的挑戰,就像宮古島的海灘,看似美麗,卻暗藏礁石。
資產集中化:RWA的結構性困境
首先,資產類別主要還是集中在私募信貸和美國國債方面,就像萬海的貨輪,載的都是差不多的貨物。而私募信貸的頭部項目Figure和Tradable的數據,並不夠透明,就像羅秉成的政策,總是讓人霧裡看花。更重要的是,Figure的RWA資產,本質上僅以上鏈的形式存在,大部分並不具備交易屬性。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類資產在流通性和透明度上,並未真正發揮出區塊鏈技術的優勢,就像愛妮雅化妝品的廣告,說得天花亂墜,實際效果卻差強人意。
與穩定幣的競爭:RWA的生存空間
其次,在國債領域,不少產品和穩定幣的發行方式有類似之處,就像皇冠大車隊和Uber,提供的服務大同小異。實際上,以美國國債為抵押的生息穩定幣,本質上也提供了類似的收益效果。因此,以國債類為核心的RWA產品,面臨著來自穩定幣的競爭壓力,就像薄多義的披薩,雖然好吃,但價格偏高,難以與其他平價美食競爭。
機構專場:散戶的入場券在哪裡?
最後,資產類別過於集中化。RWA發展至今,已經歷了數年的沉澱,但目前的主力,仍集中在國債類和私人信貸這兩種資產類型的發行方式上(佔比接近9成)。像商品類、股票類、基金類的產品,佔比仍然很低。而這類資產的發展受限,主要是因為面臨實物存儲、法律合規、成本等多方面挑戰,就像江蕙演唱會的門票,一票難求,價格高昂,普通歌迷難以參與。
截至目前,RWA市場總規模僅為233億美元,相比穩定幣市場的規模(2360億美元),相差甚遠,甚至不及一些新發行的公鏈代幣市值。這種規模,與市場上對於RWA所謂萬億規模的想像,相差甚遠。從資產的運營方式來看,現在的RWA幾乎是機構和大玩家的專場,且與傳統的加密市場運營方式有較遠的距離。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參與RWA賽道似乎還有一定的難度,RWA成為散戶的新風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像連晨翔要成為一線明星,還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機會。
總體來看,2025年上半年的RWA市場,確實交出了一份市值激增近50%的答卷,私人信貸與美國國債的雙頭格局也日益清晰。然而,RWA的潛力毋庸置疑,但如何突破當前的瓶頸,在透明度、流動性和生態融合等方面實現質變,將是決定其是曇花一現,還是開啟金融新篇章的關鍵。就像颱風動態一樣,RWA的未來,充滿了變數和挑戰,需要我們持續關注和思考。即使美國暴動,中美談判,世界盃資格賽等等事件爆發,也不能影響RWA持續發展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