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崩盘!特朗普关税风暴,你的加密资产还能Hold住吗?

特朗普的關稅風暴:美股崩盤,加密貨幣也難逃一劫?

市場恐慌:美股蒸發數萬億,加密貨幣集體跳水

誰也沒想到,2025 年的世界,依舊籠罩在貿易戰的陰影下。只不過,這次的主角還是那位熟悉的「老朋友」—— 特朗普。他再次祭出關稅大棒,全球市場瞬間風聲鶴唳。美股像被抽走了脊梁骨,短短一周時間,市值蒸發超過 6 萬億美元,蘋果、谷歌這些科技巨頭也難逃厄運,集體縮水超過 1.5 萬億美元。

加密貨幣市場同樣一片哀嚎。經歷了近一個月的震盪,期待中的牛市始終沒有到來,反而是瀑布先來了。比特幣再次跌破 8 萬美元大關,最低探至 77000 美元。以太坊更是慘不忍睹,直接跌到了 1540 美元,創下自 2023 年 10 月以來的 19 個月新低。整個加密市場總市值也縮水至 2.6 萬億美元,過去 24 小時跌幅超過 9%。 這種腥風血雨的景象,讓人不禁懷疑,加密貨幣的春天,真的要結束了嗎?

貿易戰陰影:比特幣避險光環褪色?

曾經被寄予厚望的比特幣,這次在貿易戰的衝擊下,並沒有展現出應有的避險屬性。要知道,在傳統觀念中,比特幣被視為一種獨立於傳統金融體系的資產,可以在地緣政治和經濟動盪時期提供保護。然而,現實卻是,當特朗普政府正式打響「全球關稅貿易戰」時,比特幣也跟著美股一起下跌。

這不禁讓人反思,比特幣的避險敘事,是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或許,在真正的宏觀風險面前,任何資產都難以獨善其身。又或者,比特幣的投資者結構已經發生了改變,機構投資者的比例越來越高,導致比特幣與傳統金融市場的關聯性越來越強。無論如何,這次的市場表現,都給那些盲目迷信比特幣避險功能的投資者敲響了警鐘。

關稅大棒揮舞:特朗普政府的算盤與賭注

白宮強硬表態:關稅不是談判籌碼,而是國家緊急狀態

特朗普政府這次的關稅政策,可不是鬧著玩的。根據白宮內部流出的消息,這次的關稅計劃,根本就不是為了談判,而是被定義為應對「國家緊急狀態」的手段。換句話說,特朗普這次是鐵了心要玩真的,根本不給其他國家任何討價還價的機會。

這種強硬的姿態,讓人不禁想起特朗普一貫的行事風格。他似乎總是喜歡用極端的手段來達成自己的目的,完全不在乎是否會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這種「美國優先」的策略,雖然在短期內或許可以為美國帶來一些利益,但長期來看,卻可能會損害美國的國際形象和信譽。

Pompliano 的陰謀論:特朗普操縱市場崩盤,逼迫聯準會降息?

當然,也有人認為,特朗普這次的關稅政策,背後隱藏著更深層次的陰謀。Professional Capital Management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Anthony Pompliano 就提出了一種大膽的猜測:特朗普正在故意讓資本市場崩潰,以此來迫使聯準會降息,降低美國償還國債的成本。

這種說法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但仔細想想,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畢竟,特朗普一直對聯準會的貨幣政策頗有微詞,多次公開喊話要求降息。如果特朗普真的能夠通過關稅手段來影響聯準會的決策,那可真是一招妙棋。

不過,這種做法的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旦市場崩盤失控,後果不堪設想。特朗普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冒著引發金融危機的風險,這種賭徒式的做法,實在是令人擔憂。

黑色星期一魅影:股市暴跌,投資者該何去何從?

面對股市的暴跌,不少投資者都開始感到恐慌。有人甚至警告說,1987 年的「黑色星期一」可能會重演。那場災難性的股災,至今仍讓許多人記憶猶新。如果歷史真的重演,那對於全球經濟來說,無疑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應該怎麼辦呢?特朗普政府高級貿易顧問 Peter Navarro 呼籲投資者保持冷靜,不要驚慌,堅持持有股票。然而,這種說法顯然缺乏說服力。畢竟,在市場暴跌的情況下,誰能保證股市不會繼續下跌呢?

或許,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最明智的做法還是保持謹慎,降低風險敞口。可以考慮適當減倉,或者將資金轉移到一些相對穩定的資產中,以避免更大的損失。當然,也有一些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者,可能會選擇逢低買入,等待市場反彈。但這種做法需要極高的判斷力和勇氣,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

以太坊、Solana 跌破新低:抄底的誘惑與清倉的恐懼

鏈上數據示警:巨鯨出逃,市場信心動搖

除了價格的暴跌,鏈上數據也顯示出一些令人不安的信號。自 2 月份以來,以太坊持倉巨鯨(持倉量>10000 枚 ETH)的數量大幅下降,從 999 個地址降至 896 個地址,降幅約 10%。這意味著,一些大型以太坊持有者正在拋售他們的資產,這無疑會對市場信心造成打擊。

币圈崩盘!特朗普关税风暴,你的加密资产还能Hold住吗?

這些巨鯨為何選擇在這個時候出逃?或許是因為他們對市場前景感到悲觀,認為以太坊的價格還有進一步下跌的空間。又或許是因為他們需要套現資金,用於其他投資。無論原因如何,巨鯨的出逃都表明,市場的信心正在動搖。

多空交織:後市走向,誰主沉浮?

面對以太坊和 Solana 的暴跌,以及巨鯨的出逃,市場上出現了多空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現在是抄底的好時機,可以逢低買入,等待市場反彈。但也有人認為,熊市已經到來,應該及早清倉,避免更大的損失。

那麼,後市究竟會如何發展呢?誰也無法給出確定的答案。市場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任何預測都可能被現實打臉。不過,我們可以從多空雙方的觀點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以便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樂觀抄底派:逢低買入,堅信價值回歸

一些樂觀的投資者認為,目前的市場下跌,只是一次短期的調整,並不會改變加密貨幣長期向好的趨勢。他們相信,以太坊和 Solana 都是具有潛力的區塊鏈項目,未來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例如,數字資產管理公司 21 Shares 的加密投資專家 David Hernandez 就表示,比特幣表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韌性,在短暫跌破 82,000 美元後迅速反彈,鞏固了其在宏觀經濟壓力時期作為對沖工具的地位。如果這種脫鉤持續下去,可能預示著 BTC 將越來越受到尋求躲避動蕩股市的機構投資者的青睞。

還有鏈上分析師余燼監測到,Web3 開發團隊 7 Siblings 在過去 10 小時內購買了 25,102 枚 ETH,花費 4266 萬美元。這些機構和大型投資者的行動,無疑給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悲觀做空派:熊市已至,價值泡沫破裂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悲觀的投資者認為,目前的市場下跌,是熊市到來的信號。他們認為,以太坊和 Solana 的價格已經過高,存在嚴重的泡沫,隨著市場情緒的降溫,這些泡沫終將破裂。

Greek.live 宏觀研究員 Adam 就指出,社區普遍持看空情緒,大多數交易者預期未來幾週價格下跌,主要受到以特朗普關稅為核心的宏觀擔憂影響。

Mechanism Capital 合夥人 Andrew Kang 甚至表示,ETH 今年重回 1000-1500 美元的可能性似乎很大,在投機風潮明顯已經過去的情況下,對於一個增長/盈利為負的資產來說,市值達到 2150 億美元實在是太荒謬了。

這些悲觀的觀點,提醒我們,市場的風險依然存在,不能盲目樂觀。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一定要充分評估風險,做好充分的準備。

絕處逢生?量化寬鬆與特朗普的政治考量

面對當前市場的困境,投資者們也在尋找可能的轉機。目前看來,市場的希望或許寄託於兩個方面:一是宏觀層面的量化寬鬆政策,二是特朗普是否會出於政治考量而調整關稅政策。

BitMEX 聯創 Arthur Hayes 此前發文稱:“特朗普的關稅方案進一步證明了他致力於扭轉這些失衡。對於美國國債而言,問題在於,如果沒有美元出口,外國投資者就無法購買債券。美聯儲和銀行體系必須加快步伐,以確保國債市場正常運作,這意味著要重啟寬鬆貨幣政策(Brrrr)。”

這段話暗示,為了應對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美聯儲可能會被迫重啟量化寬鬆政策,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那麼對於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風險資產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然而,量化寬鬆政策也存在一些潛在的風險。例如,它可能會導致通貨膨脹加劇,損害美元的價值。因此,美聯儲在做出決策時,需要權衡利弊,謹慎行事。

另一方面,特朗普的政治考量也可能對市場產生影響。Ark Invest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Cathie Wood 警告稱,特朗普的新關稅可能會使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她說:“我們知道他是如何計算對等關稅的,但這似乎沒有多大意義。我們正處於風暴中心。但是,如果特朗普關心他的政治遺產——我們知道他是關心的——或者關心將於今年秋天開始的中期選舉競選季節,那麼這場滾動衰退的最後一段時間將給他和美聯儲更多的自由來調整政策。”

這段話暗示,如果特朗普擔心關稅政策會對美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進而影響到他的政治聲譽和中期選舉的結果,那麼他可能會選擇調整關稅政策,以換取經濟的穩定和增長。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那麼市場將會迎來轉機。

然而,特朗普的決策往往難以預測,他可能會堅持自己的立場,繼續推行強硬的關稅政策。因此,我們不能過於依賴特朗普的政治考量,而是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