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对等关税”背后的全球市场暗涌:港股的危与机
全球市场应声下跌:一场由关税引发的恐慌?
4月2日,美国那纸“对等关税”的声明,简直像一颗深水炸弹,把全球市场炸得人仰马翻。我当时就觉得,这哪是对等,分明就是赤裸裸的霸凌!4月5日,中国的反制关税一出,恐慌情绪更是像病毒一样蔓延。看看那血淋淋的数字:标普、道琼斯、纳斯达克,夜盘直接跳水近6%,富时A50期货也跟着遭殃,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更是夸张,暴跌近9%!黄金白银原油,一个都没跑掉,全线崩盘。这哪是“黑色星期五”,简直是世界末日!
港股震荡:短期风险不容忽视,长期逻辑仍在?
现在的问题是,港股会怎么反应?那些分析师还在那儿说什么“不宜低估短期风险与不确定性”,放屁!风险当然要高度重视!外部冲击之后,什么“内需修复与自主可控”?别给我画饼了!短期内,港股绝对会有一波腥风血雨。但是,话说回来,港股的长期逻辑真的能靠内需和自主可控撑起来吗?我对此表示怀疑,信心这东西,比黄金还珍贵,一旦被打没了,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恢复的。
“转口贸易”的脆弱性:美国关税大棒下的产业链转移迷局
贸易战打了这么久,中国对美国的直接出口确实少了,但这不代表我们没事了。那些出口到东南亚、中美洲的比例明显提升,说白了,就是“转口贸易”。美国人又不是傻子,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些商品最终还是会流向美国吗?这次的“对等关税”,就是冲着这些“转口国”来的。特朗普那老狐狸,指不定还在憋什么坏招呢。墨西哥、越南、泰国、印尼,这些国家哪个不是见风使舵的主儿?到时候,还指不定怎么落井下石呢!
谁在裸泳?港股上市公司出口风险敞口大排查
哪些港股公司要倒霉了?科技硬件、医疗保健、可选消费,还有一些工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公司,这次恐怕要被扒层皮。那些分析师还在那儿遮遮掩掩,说什么“短期建议规避不确定性”,废话!谁不知道要规避风险?问题是,怎么规避?哪些公司风险最大?直接点名不行吗?遮遮掩掩的,简直是浪费时间!
人民币贬值魅影重现?美国降息预期能拯救中国吗?
这次的关税,往坏了说,直接冲击出口,人民币可能又要被拉出来祭天。往好了说呢?美国加征关税,四处树敌;美国经济数据又不好,降息预期越来越高。这就能给中国逆周期调节赢得时间和空间?就能强化自主可控逻辑?别天真了!美国降息是救自己,不是救中国!自主可控喊了多少年了,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关键技术还不是卡在别人手里?
高股息资产避风港:防御姿态下的投资新选择
现在这种时候,与其冒险抄底,不如老老实实找个避风港。高股息资产,听起来不错,至少能有点稳定的收入。但是,高股息就真的安全吗?那些“高股息标的”,真的能扛得住贸易战的冲击吗?别到时候股息没拿到,本金都赔进去了!投资这玩意儿,永远没有万无一失的。
资金流向追踪:谁在抄底,谁在逃离?
A/H股资金流向:外资的犹豫与挣扎
这周的资金流动数据,看得我直摇头。外资那帮家伙,简直是墙头草,风往哪边吹就往哪边倒。A股那边,主动外资继续跑路,被动外资倒是象征性地进来了一些。H股也好不到哪儿去,主动外资流出放缓,但还是流出!被动外资倒是流入了一点点,但也好意思拿出来说?总而言之,外资的态度就是:先跑为敬,实在不行再回来看看。
AH互联互通:南向资金的疯狂扫货
北向资金那帮家伙,成交额是越来越少了,看来是真被吓着了。倒是南向资金,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疯狂扫货!盈富基金、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中芯国际,这都是南向资金的最爱。不过,康方生物、新华保险、比亚迪股份,却被他们无情抛弃。这说明什么?说明南向资金也不是傻子,他们也在挑肥拣瘦,也在规避风险!
美股资金流向:主动资金的撤退与被动资金的坚守
再来看看美股,主动资金流出放缓,但还是流出!被动资金更惨,继续流出,而且量还不小。这说明什么?说明连美国人自己都对美股没信心了!主动资金跑得快,被动资金只能硬着头皮扛着。不过,话说回来,美股都跌成这样了,也该到底了吧?
全球市场资金流向:日本、欧洲的避风港效应
全球市场这边,日本和欧洲倒是成了避风港。日本连续七周净流入,欧洲也连续八周净流入。看来,大家都觉得日本和欧洲比较安全。但是,日本和欧洲真的安全吗?经济增长乏力,老龄化严重,这些问题哪个都不好解决。所谓的避风港,也许只是暂时的。
另类资产的狂欢:黄金、加密货币的避险需求
黄金和加密货币,这周继续受到资金追捧。黄金的资金流入虽然有所减小,但还是不少。加密货币更是火爆,一周就流入了好几个亿。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家都觉得风险太高了,需要找点东西来避险。黄金和加密货币,虽然波动性很大,但至少能给人一种安全感。不过,话说回来,黄金和加密货币的泡沫也越来越大了,到时候崩盘了,恐怕又要血流成河。
风险提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别看前面分析得头头是道,最后还是要提醒一句:风险永远都在!各方关税谈判,随时可能出现幺蛾子;其他国家,也可能突然对中国翻脸;美国和其他海外国家,需求要是进一步恶化,那更是雪上加霜;国内经济增长,要是达不到预期,稳增长政策没效果,那就彻底完蛋。还有那些关税和出口数据,谁知道是不是真的?说不定都是些水分,到时候出了问题,谁来负责?总之,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