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KOL血泪史:谁在割韭菜,谁又在裸奔?

幣圈 KOL 生態觀察:誰在真誠發聲,誰又在收割信仰?

最近幣圈 KOL 的話題又被炒熱了,彷彿一夜之間,人人都能成為 KOL,都能靠著幾篇喊單文章、幾張露骨照片,輕鬆收割一波流量,接著是盆滿缽滿。但這種喧囂的表象下,隱藏的是對 KOL 本質的曲解,以及對「信任」二字的踐踏。在我看來,現在幣圈的 KOL 生態,簡直就像一個大型的信仰收割場,真誠的聲音被淹沒,留下的多是急功近利的叫賣和無底線的炒作。這篇文章,我就想潑點冷水,扒開那些光鮮亮麗的表面,看看究竟是誰在真誠發聲,誰又在收割信仰。

流量焦慮下的速成幻夢:人人皆可 KOL?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變味:粉絲數 ≠ 話語權?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本意是打破階級固化,鼓勵人人都有機會出頭。但在幣圈 KOL 的語境下,卻變成了「只要粉絲夠多,就能為所欲為」。似乎只要花點錢買粉,蹭幾個熱點,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呼風喚雨的KOL,開始指點江山,收割韭菜。

但我想問的是,粉絲數真的等於話語權嗎?在Web3的世界,這種邏輯根本站不住腳。真正的KOL,靠的是專業知識、獨立思考和長期積累的信任,而不是靠虛假的數據和嘩眾取寵的言論。

幣圈 KOL 的雙重身份:資訊樞紐還是變現工具?

幣圈KOL本質上扮演著資訊樞紐的角色,他們需要從海量的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的內容,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遞給受眾。好的KOL,能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行業趨勢,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但現實卻是,很多KOL把自己的身份定位成了「變現工具」。他們的眼睛裡只有利益,為了接商單,可以昧著良心推薦垃圾項目,甚至公開喊單割韭菜。這種行為,不僅是對粉絲的欺騙,更是對整個行業的傷害。

KOL 的本質:利他還是利己?

從「有話要說」到「不小心賺錢」:真誠表達的稀缺性

我一直認為,真正能賺到錢的KOL,一開始都不是奔著錢去的。他們只是單純地對某個領域有熱情,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想把這些東西分享給更多的人。他們在分享的過程中,慢慢積累了影響力,獲得了粉絲的認可,最終才實現了商業價值。

但現在,太多人本末倒置,一開始就想著如何賺錢,如何快速積累粉絲,如何接到大額商單。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讓他們的內容失去了靈魂,變得空洞而乏味。在他們眼裡,粉絲只是流量,是可以收割的韭菜,而不是需要用心對待的社群成員。

流量至上的陷阱:當 KOL 淪為廣告機器

很多KOL為了追求流量,不惜採用各種手段,包括炒作、撕逼、賣慘等等。他們製造各種話題,引發爭議,只為了博取眼球,吸引更多的關注。

但這種靠炒作起來的流量,往往是虛假的,不持久的。當粉絲發現你只是在利用他們,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離你而去。更糟糕的是,當你習慣了靠炒作來獲取流量,你就會越來越難以靜下心來,真正去思考,去創作有價值的內容。

Web2 網紅經濟 vs Web3 KOL 經濟:信任的價值幾何?

Web2的網紅經濟,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流量之上的。只要你有足夠的曝光度,就能通過廣告、直播帶貨等方式賺錢。但Web3的KOL經濟,更看重的是信任。

在Web3的世界,風險無處不在,Rug Pull、釣魚鏈接等等,稍不留神就會血本無歸。因此,粉絲們對KOL的信任,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值得信任的KOL,能夠幫助粉絲們過濾掉風險,找到真正有價值的項目。但如果KOL為了利益,推薦了垃圾項目,甚至參與了詐騙,那他失去的將不僅僅是粉絲,更是自己的信譽和未來。

深耕細分領域:構建 KOL 的核心競爭力

專業性是基石:你比 95% 的人懂得多嗎?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人人都能發聲,但真正有價值的聲音卻越來越稀缺。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KOL,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某個細分領域建立起自己的專業性。

這個領域可以是技術分析、DeFi、NFT、GameFi等等,但無論選擇什麼,你都要確保自己比95%的人懂得多。只有這樣,你才能夠提供有價值的觀點和資訊,才能夠在眾多KOL中脫穎而出。

KaitoAI 的啟示:信息過濾與價值發現

KaitoAI 圖片示例

我一直很欣賞像 KaitoAI 這樣的工具,它們能夠幫助用戶過濾掉噪音,找到真正有價值的KOL。例如,KaitoAI 可以根據 Engagement Yapper 指標,篩選出那些近期發表了高品質內容的KOL。這些指標,可以幫助我們更客觀地判斷一個KOL的專業性和影響力,而不是只看粉絲數和點讚數。這種信息過濾和價值發現的能力,對於構建健康的KOL生態至關重要。

項目方與 KOL:共生還是利用?

階段性合作:KOL 如何助力項目達成戰略目標?

KOL 和項目方之間的合作,本質上是一種階段性的共生關係。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項目方需要KOL來實現不同的戰略目標。

例如,在項目早期,項目方可能需要KOL來擴大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用戶參與。這時候,KOL需要具備引爆Attention、吸引流量的能力。而當項目進入發展期,項目方可能更需要KOL來穩定幣價,引導社群情緒。這時候,KOL需要具備專業的分析能力和影響社群決策的能力。

拒絕「帶毒」商單:維護信任底線

但是,這種合作關係很容易變味,變成項目方對KOL的單方面利用。很多項目方只關心KOL的流量和曝光度,而忽略了KOL的信譽和價值觀。他們會要求KOL推薦一些垃圾項目,甚至是一些帶有詐騙性質的項目。

作為一個有良知的KOL,一定要堅決拒絕這種「帶毒」的商單。因為一旦你推薦了這些項目,你失去的將不僅僅是粉絲的信任,更是自己的良知和底線。記住,信任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但失去它只需要一次錯誤的選擇。

個人 IP 的價值重塑:你代表著什麼?

清晰的標籤:深度研究者?還是廣告文案復讀機?

在信息過載的時代,人們的注意力越來越稀缺。如果你想在眾多KOL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建立起清晰的個人IP。當別人想到你,會聯想到什麼?

你是深度研究者,能提供獨到的行業分析?是獨立思想者,敢於挑戰權威,表達自己的觀點?還是滿屏copy-paste廣告文案的復讀機?你的標籤越清晰,你的價值就越容易被識別。

信任的貨幣化:你值多少錢,取決於多少人信任你

最終,KOL 的價值體現在信任上。你值多少錢,取決於有多少人信任你,以及他們願意為你的信任付出多少代價。這種信任,不是靠刷數據刷出來的,而是靠長期以來持續輸出的優質內容和正直的品格積累起來的。

一個擁有高度信任的KOL,即使粉絲數量不多,也能夠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因為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推薦,都會被粉絲們認真對待,並轉化為實際的行動。

主動篩選:KOL 的自我修養

寧缺毋濫:不為小利透支信任

幣圈充滿誘惑,每天都有無數項目方帶著豐厚的報酬來尋求合作。面對這些誘惑,一個成熟的 KOL 必須學會說「不」。要明白,並不是所有的錢都值得賺,有些錢賺了會讓你付出更大的代價。

寧缺毋濫,不要為了眼前的小利,透支自己的信任。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審慎地評估每一個合作機會,確保自己推薦的項目是真正有價值的,值得粉絲們信任的。

我的合作標準:三贏才是正道

三贏模型示例

我自己也經常收到各種合作邀約,但我會拒絕掉絕大多數。因為我有一個原則:只有能夠實現三贏的合作,我才會考慮。

所謂三贏,就是:

  • 我能夠獲得合理的收入
  • 項目方能夠獲得有效的市場傳播
  • 我的讀者能夠獲得真實的信息和參與機會

如果一個合作無法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那就說明這個合作存在問題,可能會損害到某一方的利益。這種合作,我是堅決不會參與的。

幣圈 KOL 的未來:信任復利與長期主義

在幣圈這個充滿變數的世界裡,想要成為一個真正有價值的 KOL,靠的不是短期的炒作和收割,而是長期的信任積累和價值輸出。

要始終把粉絲的利益放在首位,真誠地分享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行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只有這樣,才能夠贏得粉絲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夠在這個行業裡走得更遠。

記住,影響力是復利,信任是護城河。在這個喧囂的時代,堅守自己的價值觀,持續地為社群創造價值,最終你將會收穫豐厚的回報。這才是幣圈 KOL 應有的樣子,也是這個行業健康發展的基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