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政策东风:行动方案与行业报告
近日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促进生活服务消费作为关键着力点,而即时零售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正日益成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力量。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也显示,在各方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即时零售行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即时零售的定义与优势
即时零售是一种通过线上即时下单、线下即时履约的新型零售业态,它依托本地零售供给,能够迅速满足消费者的即时需求。这种模式具有便利性、多样性和高效性等突出特点,在释放多元消费需求、提升本地零售供给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和激活国内市场活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市场潜力:规模与增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即时零售等新型消费模式的发展。《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并积极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近年来,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订单量不断上升,已成为我国零售业新的增长点。京东七鲜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订单量同比增长近100%,可见即时零售已经成为节日期间消费者购物的重要选择。
即时零售面临的挑战
数字化转型难题
传统零售行业在数字化经营人才方面存在匮乏,线下门店的数字化运作管理缺乏专业性和前瞻性,这导致传统零售业向即时零售等新型零售业态的转型速度相对缓慢。
技术渗透与成本问题
数字技术及其配套设施的渗透率仍然较低。大型零售企业和连锁商超在更新数字技术设施时,面临着新旧系统不兼容、沉没成本高等现实问题。
中小商户困境
中小零售商户普遍存在数字化基础薄弱、入驻电商平台成本较高的问题,这使得它们在即时零售领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骑手权益保障
配送骑手遭受算法歧视的问题仍然存在,部分平台对配送骑手缺乏支持帮助和权益保护。同时,即时零售领域的监管制度亟待构建,行业规范也亟待完善。
推动即时零售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夯实数字基础设施
应紧抓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智能终端、软件应用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为即时零售全链条的数智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此外,还应加快制定智慧物流、即时配送等新兴领域的标准,完善现代物流标准体系,并支持本地物流、即时配送节点的建设,对参与即时物流、社区配送的物流企业和配送骑手给予一定的补贴,引导即时零售全链条、多维度地开拓下沉市场。
创新数字化经营管理
支持经营主体参与打造数字化即时零售供应链生态,研发数字化管理系统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开展线上引流、线下理货等商家代运营服务。加大数字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加快破解国内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以及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面临的技术攻关迟缓和低自给率等发展困局,进一步支持即时零售线上平台系统、线下商家实体和物流配送体系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转型升级。加快即时零售领域创新人才培养,革新调整经管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筑造服务于国内零售业模式深刻变革、经营理念思维创新转变的应用型人力资本蓄水池和培育仓。
保障多元主体权益
协调即时零售经营主体同社区治理、交通安全、数据共享、政府监管和社会保障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城市内各区域、社区单元间最末端的商品或服务流动壁垒。构建涵盖即时零售供应商、商家、消费者、配送骑手的信用体系,维护配送骑手、零售商户和消费者多元主体的安全和利益。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虚假宣传等行为的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