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上市公司MicroStrategy(微策略)凭借其大胆的“发行债券购买比特币”策略,股价暴涨二十多倍,成为业界传奇。其模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然后用资金购买比特币作为公司储备资产。比特币价格上涨直接拉升公司估值和股价,形成正向循环,债券持有者也能保本获利甚至通过债券转换获得股票收益。然而,这种模式的风险主要转移给了后来购买微策略股票的股民,比特币价格下跌将直接导致股价暴跌。
微策略的成功引发了众多公司效仿,许多非区块链领域的公司也开始购买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试图复制其成功模式。这些公司大多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或其他融资方式筹集资金购买比特币。短期内,这种策略能增加现金流,缓解资金压力,并使公司股票受益于比特币价格上涨,成为“加密概念股”。然而,这其中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一旦下跌,这些公司的资产将大幅缩水,甚至可能面临财务危机。
本文列举了多个效仿微策略的上市公司案例,包括Marathon Digital、Nilam Resources、SOS Ltd.、Metaplanet、博雅互动、特斯拉、SpaceX、Block.one、Block Inc.、Nexon Co Ltd、蓝港互动、映宇宙和国富创新等。这些公司购买比特币的规模和策略各有不同,有的将比特币作为长期储备资产,有的则采用更积极的交易策略。
总而言之,虽然“发债买币”模式短期内可能带来高额回报,但其风险不容忽视。比特币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公司自身业务的健康发展,才是决定这些公司最终命运的关键因素。投资者需谨慎评估相关风险,切勿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