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黑色星期四:股災背後,CPO、半導體集體跳水,消費板塊逆勢上漲

黑色星期四:A股血洗,誰在裸泳?

9月4日,這天簡直是股民的噩夢!A股主要指數全線崩盤,滬指跌了1.25%,看似還好,但深證成指直接跳水2.83%,創業板更是慘不忍睹,暴跌4.25%。最讓人心驚膽戰的是科創50指數,直接崩了6.08%!

A股黑色星期四:股災背後,CPO、半導體集體跳水,消費板塊逆勢上漲

全天成交額高達2.58萬億元人民幣,看似熱鬧,但仔細一想,這不就是血淋淋的割韭菜現場嗎? 比起前一個交易日,成交量增加了1862億元,但換來的卻是將近3000支股票集體下跌的慘劇。 這數字背後,是多少股民的血汗錢灰飛煙滅?

盤面上更是哀鴻遍野。 CPO概念股成了重災區,天孚通信、太辰光、新易盛這些之前被吹上天的明星股,直接跌到爹媽都不認得,十幾支股票跌幅超過10%。半導體、存儲芯片板塊也好不到哪去,寒武紀、海光信息、華虹科技這些個個都是明星企業,結果呢? 一樣跌逾10%。通信設備、PCB、光刻機、軍工、小金屬等等,通通綠油油一片。

A股黑色星期四:股災背後,CPO、半導體集體跳水,消費板塊逆勢上漲

當然,股市裡總有那麼一兩朵奇葩。 大消費板塊逆勢上漲,零售、乳業領漲,銀行板塊也跟著震盪上行,農業銀行甚至還創了新高。 戶外露營、造紙、光伏、旅遊酒店這些板塊也跟著沾光,小漲了一波。

但說實話,這種行情下,這些小漲根本就是杯水車薪,掩蓋不了A股整體的頹勢。 這哪是投資,根本就是一場賭博! 誰在裸泳? 誰在趁機收割? 恐怕只有潮水退去的那一天,我們才能看得一清二楚。

CPO概念股:從萬眾矚目到集體跳水

要說這次A股血洗,CPO概念股絕對是領跌先鋒! 新易盛、聯特科技、天孚通信、太辰光、炬光科技,這些名字聽起來高大上的公司,股價直接像自由落體一樣往下掉,跌幅超過15%! 還有仕佳光子、中際旭創,也跟著遭殃,跌幅超過13%。

A股黑色星期四:股災背後,CPO、半導體集體跳水,消費板塊逆勢上漲

想當初,CPO概念被炒得火熱,什麼光電共封裝,什麼高速率、低功耗,聽得人熱血沸騰,感覺抓住了未來科技的命脈。 散戶們更是趨之若鶩,恨不得把全部身家都all in進去。 結果呢? 一場暴跌,直接把大家的美夢敲醒。

光通信的黃粱一夢?

CPO技術的確有它的優勢,但現在就斷言它能徹底顛覆整個光通信產業,恐怕還為時過早。 技術還不夠成熟,成本也居高不下,距離大規模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更何況,市場上充斥著各種蹭熱度的公司,真正有實力的又有幾家?

這次CPO概念股的集體跳水,也算是給市場敲響了一個警鐘:投資不能盲目跟風,更不能被那些華而不實的概念所迷惑。 還是要擦亮眼睛,好好研究公司的基本面,看看它到底有沒有真材實料,別到最後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半導體板塊:國產替代的漫漫長路

半導體板塊,這次也沒能倖免於難,集體淪陷! 東芯股份直接崩盤,跌超17%,寒武紀緊隨其後,跌超14%。 長光華芯、賽微電子、海光信息、華虹公司,這些個個都是國產替代的希望,結果呢? 一樣跌超10%,簡直是慘不忍睹。

A股黑色星期四:股災背後,CPO、半導體集體跳水,消費板塊逆勢上漲

說起半導體,那可是國之重器,也是卡脖子的關鍵領域。 這些年,國家大力扶持半導體產業,砸了不少錢,也湧現出不少明星企業。 但現實卻很骨感,核心技術依舊掌握在別人手裡,國產替代之路依然漫長。

誰是真材實料,誰在渾水摸魚?

半導體行業魚龍混雜,有些公司確實在埋頭苦幹,努力攻克技術難關,但也有一些公司,只想著蹭熱度、圈錢。 靠著政府補貼和市場炒作,股價被吹上了天,但實際產品卻拿不出手。 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更要保持警惕,仔細甄別,別被那些虛假的繁榮所迷惑。

這次半導體板塊的集體下跌,也暴露了國產替代的困境:技術積累不足、產業鏈不完善、市場競爭激烈等等。 想要真正實現半導體的國產替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投入,更需要踏踏實實的努力。

稀土永磁:資源戰略下的價格波動

稀土永磁板塊,這次跌幅也持續擴大,盛和資源、中國稀土跌超9%,北方稀土跌超7%,有研新材跌超6%,廈門鎢業、廣晟有色、焦作萬方、金力永磁,也都跌超5%,簡直是哀鴻遍野。

A股黑色星期四:股災背後,CPO、半導體集體跳水,消費板塊逆勢上漲

稀土,那可是戰略資源!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儲量,也一度掌握著定價權。 但近年來,稀土價格波動劇烈,一方面是受國際形勢影響,另一方面也和國內的產業結構有關。

別把戰略物資炒成爛白菜

稀土的價值,不應該只體現在價格上,更重要的是它在高端製造、國防科技等領域的戰略意義。 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短期利益,把稀土當成爛白菜一樣炒來炒去,那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這次稀土永磁板塊的下跌,也提醒我們,對於戰略資源,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更要從長遠的角度去規劃。 要加強產業整合,提高技術水平,真正把稀土的價值發揮出來,而不是讓它淪為資本炒作的工具。

消費板塊:亂世中的一抹溫暖

在A股一片綠油油的慘狀中,消費板塊竟然逆勢上漲,簡直是亂世中的一抹溫暖! 乳業股漲幅靠前,品渥食品漲超9%,騎士乳業漲超7%,均瑤健康、熊貓乳品也漲超5%。 零售板塊更是強勢,匯嘉時代、國芳集團、百大集團、步步高等多股漲停! 美容護理板塊也普漲,潔雅股份漲超13%,拉芳家化、依依股份也封死漲停板。

A股黑色星期四:股災背後,CPO、半導體集體跳水,消費板塊逆勢上漲
A股黑色星期四:股災背後,CPO、半導體集體跳水,消費板塊逆勢上漲
A股黑色星期四:股災背後,CPO、半導體集體跳水,消費板塊逆勢上漲

消費,那是老百姓的剛需! 就算股市再怎麼跌,飯總是要吃的,孩子總是要喝奶的,臉總是要洗的。 所以,在市場恐慌的時候,資金往往會湧向這些相對穩定的板塊。

乳業、零售、美容護理:剛需才是王道?

乳業,關乎國民健康,尤其是嬰幼兒奶粉,更是重中之重。 零售,直接關係到民生保障,無論線上線下,都是不可或缺的渠道。 美容護理,雖然不是必需品,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不會改變的。

這次消費板塊的逆勢上漲,也再次證明了”剛需才是王道”的真理。 在投資市場,永遠不要忽視那些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它們往往能在亂世中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當然,選股還是要擦亮眼睛,別買到假冒偽劣的產品,那就得不償失了。

紙業股逆勢走高:漲價函背後的真相

在A股一片哀嚎聲中,紙業股竟然逆勢走高,簡直讓人摸不著頭腦! 景興紙業直接漲停,五洲特紙、恒豐紙業也漲超2%,宜賓紙業、民豐特紙、森力包裝也跟著沾光。

A股黑色星期四:股災背後,CPO、半導體集體跳水,消費板塊逆勢上漲

最近,玖龍紙業、山鷹國際、理文造紙、五洲特紙這些大型紙廠紛紛發布漲價函,宣布在9月初上調部分產品價格。 從8月份開始,國內紙廠就已經普遍進行了多輪漲價。 這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玄機?

是需求回暖,還是飢餓行銷?

按理來說,股市大跌,經濟形勢也不太樂觀,紙業的需求應該會受到影響才對。 但紙廠卻反其道而行之,不斷漲價,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有業內人士指出,下半年造紙行業供需有望進一步改善,此輪調價彰顯出紙企在旺季需求窗口期主動掌控市場節奏的決心。 說白了,就是紙廠們覺得需求要來了,所以趁機漲價,想多賺點錢。

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個人覺得,這裡面可能存在一些”飢餓行銷”的成分。 紙廠們聯合起來,製造漲價的氛圍,讓下游企業和消費者產生恐慌心理,趕緊囤貨,從而推高價格。 這種手段雖然短期內有效,但長期來看,卻會損害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畢竟,如果價格漲得太離譜,消費者自然會選擇替代品,紙廠們最終也會自食惡果。

銀行股:穩健的假象?

在A股一片腥風血雨中,銀行股表現得相對穩健,但也僅僅是相對而已。 農業銀行漲超5%,創了新高,郵儲銀行、中信銀行也漲超2%,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常熟銀行也小漲了一波。

A股黑色星期四:股災背後,CPO、半導體集體跳水,消費板塊逆勢上漲

銀行股,一直以來都是A股的壓艙石,以穩健著稱。 但在全球經濟下行、利率不斷走低的背景下,銀行業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農行創新高:大象也能跳舞?

農業銀行這次創新高,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但仔細分析,農行的上漲,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穩健的業務模式和良好的資產質量。 畢竟,農業銀行主要服務於農村地區,受經濟週期的影響相對較小。

但其他銀行呢? 他們的表現就沒有那麼亮眼了。 房地產風險、地方債務風險、不良貸款率上升等等,都給銀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所以,銀行股的穩健,很可能只是一種假象。 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銀行業也難以獨善其身。 投資銀行股,還是要謹慎為上,仔細分析銀行的基本面,別被那些表面的數字所迷惑。

光伏設備:新能源的希望之光?

光伏設備板塊今天表現得還算活躍,上能電氣漲超13%,晶澳科技也漲了8%,大全能源漲超7%,愛旭股份、福萊特、通威股份、東方日升也跟著沾光。

A股黑色星期四:股災背後,CPO、半導體集體跳水,消費板塊逆勢上漲

光伏,作為新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被寄予厚望。 隨著全球對環保意識的提高和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光伏產業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別讓光伏變成下一個鋼鐵產業

但光伏產業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 技術迭代快、競爭激烈、產能過剩等等,都可能制約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 更重要的是,如果光伏產業重蹈鋼鐵產業的覆轍,盲目擴張、低價競爭,最終只會導致整個行業陷入困境。

這次光伏設備板塊的活躍,或許只是短期的炒作。 投資光伏產業,不僅要關注行業的發展趨勢,更要關注企業的技術實力和市場競爭力。 別盲目追逐熱點,要選擇那些真正有實力的企業,才能分享光伏產業的長期紅利。

銀河證券的後市展望:聽聽就好

中國銀河證券發布了後市展望,說A股市場有望在流動性驅動下延續結構性行情,建議關注基本面線索和政策預期。 一方面,2025年中報基本披露完畢,可以從業績入手,尋找結構性配置機會。 另一方面,當前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居民存款搬家”在持續。 同時,美聯儲9月降息預期較高,若兌現將有助於改善全球流動性環境,對A股市場尤其是大盤成長風格構成利好。

聽起來很有道理,對吧? 但股市裡的事情,誰又能說得准呢?

結構性行情?說白了就是選股要更難了

什麼是結構性行情? 說白了,就是有的股票漲,有的股票跌,整體市場不一定有明顯的方向。 在這種情況下,選股就變得異常重要。 選對了股票,就能賺得盆滿缽滿;選錯了股票,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數錢。

銀河證券的建議,無非就是告訴大家,要多研究公司的基本面,關注政策的動向。 但這些東西,大家都知道啊! 關鍵是,怎麼才能從浩如煙海的信息中,找到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怎麼才能判斷政策的真實意圖?

所以,對於銀河證券的後市展望,聽聽就好,別太當真。 股市投資,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的判斷和決策。 別人說的再好,也只能作為參考,不能盲目跟從。 否則,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