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消费崛起:服务升级与结构性挑战并存

文旅消费崛起:服务升级与结构性挑战并存

仲夏夜之夢:服務消費的崛起與挑戰

暑期檔票房奇蹟:文旅消費的冰山一角

今年暑期檔的電影票房,簡直可以用「炸裂」來形容!突破200億元人民幣的大關,這數字背後,不僅僅是幾部熱門電影的功勞,更是整個文旅消費市場爆發的縮影。各地政府爭相舉辦的近四萬場文旅活動,加上鐵路預計發送的7.53億人次旅客,無不宣告著:老百姓的錢包,開始向服務消費傾斜了。但別高興得太早,這真的是消費升級的訊號,還是報復性消費的反彈?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從「有沒有」到「好不好」:消費升級的底層邏輯

過去,大家追求的是「有沒有」,能吃飽穿暖就謝天謝地。現在呢?隨著收入水準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好不好」,要吃得健康、穿得有品味、住得舒適,甚至還要去追求精神上的滿足。這種需求層次的躍升,在服務消費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你想想,以前誰會花大價錢去健身房揮汗如雨?現在,不辦張年卡,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懂生活。2024年,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佔比高達46.1%,對居民消費支出增長貢獻率更是達到驚人的63%!這說明什麼?說明服務消費已經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今年前五個月,精神文化需求相關服務零售額快速增長,旅遊諮詢租賃服務、交通出行服務、文體休閒服務等更是保持兩位數增長。這數據會說謊嗎?當然不會,但背後的原因,卻值得我們深思。

結構性瓶頸:服務消費的隱憂與痛點

服務消費看似一片繁榮,但繁華背後,卻隱藏著不少結構性的問題。首先,供給的品質和效率,還有待提升。文化、體育、旅遊等領域的深度體驗產品,仍然不夠豐富;高品質、可信賴的養老護理服務,依然稀缺;優質家政服務,更是供不應求。更別提那些標準化程度低、專業人才匱乏、品牌信任度不高的服務領域,簡直就是消費意願的攔路虎。其次,消費環境與信心,仍需鞏固。服務消費具有無形性、即時性和體驗性的特點,消費者對服務品質的判斷和信任建立,相對困難。部分服務領域價格門檻較高,也制約了消費潛力的充分挖掘。說白了,就是花錢容易,但要花得值、花得放心,卻沒那麼簡單。

服務消費的本質:人與體驗的價值重塑

服務消費與商品消費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高度依賴「人」的因素和「體驗」的價值。它不僅僅是經濟交易,更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信任的建立和情感的滿足。把服務消費的發展潛力轉化為現實的強勁動能,需要多方面發力。這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一個關乎我們生活品質和幸福感的大問題。

打破藩籬:服務消費升級的三重奏

提升供給品質:打造專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的服務體系

要說服務消費升級的根本,那必須是提升供給品質。這可不是喊喊口號就能解決的,得真刀真槍地幹!要大力推動服務業的專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鼓勵企業深耕細分市場,創新服務模式,運用數位化手段提升運營效率和使用者體驗。想想看,如果所有的按摩師都經過嚴格培訓,所有的餐廳都有統一的衛生標準,所有的旅遊景點都有自己的特色品牌,那還怕沒人來消費嗎?當然,政府也得給力,政策的著力點,應該更多放在引導資源投向提升服務能力、優化消費環境、創新服務場景等長期價值創造上,而不是簡單的規模擴張。舉個例子,最近財政部等多部門推出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瞄準餐飲住宿、健康、養老、托育、家政、文化娛樂、旅遊、體育等8類服務行業,用「真金白銀」支持和引導經營主體創新服務消費業態、模式和場景,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幫助。不過,政策再好,也要落實到位才行,別變成空頭支票。

破除市場壁壘:深化「放管服」改革,釋放市場活力

想要服務消費真正火起來,就得打破那些阻礙它發展的市場壁壘。持續深化服務業領域的「放管服」改革,破除制約新服務模式、新消費場景發展的各種顯性和隱性壁壘,讓市場真正活起來。在養老、醫療、教育、文化等社會關注度高、公益性強的領域,探索更有效的政府與市場合作模式,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務的同時,激發社會力量提供多樣化、多層次服務的積極性。這就好比給魚兒鬆綁,讓它們在更廣闊的水域自由暢遊。但要注意的是,放開不等於放任,監管還是要跟上,不能讓劣質服務魚目混珠,壞了整個市場的口碑。

優化消費環境:強化監管,重塑消費信任

消費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信心。要強化服務領域的市場監管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健全服務標準體系,嚴厲打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特別是要規範預付費式消費模式。現在預付費跑路的商家還少嗎?簡直是防不勝防!通過完善信用體系,讓優質服務提供者獲得市場回報,讓失信者寸步難行,營造安全、放心、透明的消費環境,切實提振消費信心。這就像給消費者穿上了一層防護罩,讓他們可以安心大膽地去消費,不用擔心被坑被騙。

政策東風:服務消費的未來展望

最近,中央政治局會議、國務院第九次全體會議先後提出,「在擴大商品消費的同時,培育服務消費新的增長點」,「加快培育壯大服務消費、新型消費等新增長點」。這意味著,服務消費將是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政策發力的重點。供給和需求雙向奔赴,政策升級助攻,服務消費潛力有望加速釋放。未來,我們可以期待更多元化、更高品質、更個性化的服務產品和服務體驗,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我們能夠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共同營造一個健康、有序、繁榮的服務消費市場。否則,再美好的藍圖,也只能是空中樓閣。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