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天恒財報逆轉:營收暴跌、巨額虧損,創新藥光環褪色?

百利天恒財報逆轉:營收暴跌、巨額虧損,創新藥光環褪色?

斷崖式下跌:百利天恒的驚人財報逆轉

营收暴跌與巨額虧損:昔日明星股的光環不再?

各位看官,你們沒看錯,我也沒寫錯!百利天恒(688506.SH)這份2025年半年度報告,簡直是驚天地泣鬼神,讓人懷疑是不是打開了平行宇宙的財報。營收同比暴跌96.92%是什麼概念?這基本上就是從高速公路直接墜入馬里亞納海溝的節奏啊!從1.71億元的營收,你敢信?要知道,這可是一家在科創板上市,號稱要搞創新藥的企業!

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那高達11.18億元的淨虧損!上年同期可是盈利46.66億元啊!這不是自由落體,這是跳崖式崩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也一樣慘不忍睹,虧損11.76億元,去年同期盈利46.44億元。我忍不住要問一句,百利天恒,你到底經歷了什麼?是不是把錢都拿去燒了?還是集體去拉斯維加斯豪賭了一把?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更是雪上加霜,直接負11.34億元。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企業不僅沒賺錢,還在瘋狂燒錢!這種燒錢速度,簡直比火箭發射還快!去年同期可是有50.29億元的現金流入啊,這簡直是天堂到地獄的極速體驗。

曾經,百利天恒也是資本市場上的寵兒,頭頂著“創新藥”的光環,吸引了無數投資者的目光。但現在看來,這光環似乎已經黯淡無光,甚至開始散發出陣陣寒意。這份財報一出,股民們的心情估計比吃了黃蓮還苦。原本指望著靠它發家致富,現在看來,不傾家蕩產就算萬幸了!

2024年的迴光返照:曇花一現的盈利神話

淨利潤的真相:一次性的非常規收益?

各位看倌,先別急著把百利天恒判死刑!2024年,這家公司其實上演了一齣「鹹魚翻身」的戲碼,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高達37.08億元,相較於2023年的-7.80億元,簡直是天上人間!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也來到了36.36億元,去年同期可是-8.13億元。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百利天恒又行了?是不是要開始All in了?

先等等!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這37億元的淨利潤,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的「迴光返照」。為什麼這麼說?因為財報這種東西,最怕的就是「非經常性損益」這幾個字。這種收益,通常不是靠企業本身的經營能力賺來的,而是靠賣資產、政府補貼、投資收益等等一次性的手段。說白了,就是「意外之財」。

如果百利天恒在2024年的盈利,主要靠的是這些「非經常性損益」,那麼這就意味著,它的主營業務可能並沒有實質性的改善。換句話說,它可能只是靠著「賣家當」來維持面子。這種盈利模式,就像吸毒一樣,只能帶來短暫的快感,長期來看,只會讓企業陷入更深的泥潭。

所以,我們在看財報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能被表面的數字所迷惑。要深入分析盈利的結構,看看它是靠什麼賺來的。如果一家企業的盈利,主要靠的是「非經常性損益」,那麼我們就要小心了,這很可能是一個陷阱。

科創板上市:募資不足的尷尬與背後的隱憂

募資用途的調整:創新藥的未來在哪裡?

百利天恒在2023年1月6日風光登陸上交所科創板,發行價24.70元/股,由安信證券(現已更名為國投證券)保駕護航。當時,大家都對這家公司寄予厚望,認為它能在創新藥領域闖出一片天。但現實卻給了所有人一記響亮的耳光。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百利天恒原本計劃募資142227.55萬元,結果只募到了88439.74萬元,足足少了53787.81萬元!這是什麼概念?這就像你本來想買一輛勞斯萊斯,結果只夠買一輛五菱宏光,還是二手的!募資不足,對於一家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創新藥企業來說,簡直是噩夢。

招股說明書上寫得清清楚楚,這筆錢要用於抗體藥物產業化建設項目和抗體藥物臨床研究項目。但現在錢不夠,這些項目還能順利推進嗎?會不會影響到公司的研發進度?這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

更讓人擔憂的是,募資不足背後,可能反映出市場對百利天恒的信心不足。畢竟,科創板上的企業,很多都是靠講故事來吸引投資者。如果投資者對你的故事不感興趣,或者對你的前景不看好,那麼募資自然會遇到困難。

百利天恒的募資困境,也給其他想要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敲響了警鐘。上市並不是萬能的,如果沒有過硬的技術和清晰的發展戰略,即使成功上市,也難逃被市場拋棄的命運。

昂貴的上市代價:保薦機構的豐厚利潤

股民的疑問: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各位投資者,讓我們來算一筆帳。百利天恒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光是發行費用(不含增值稅)就高達10607.26萬元,其中,保薦及承銷費用就佔了7900萬元!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辛辛苦苦掏出的錢,有一大筆都被保薦機構賺走了!

安信證券(現在的國投證券),作為百利天恒的保薦機構,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輕輕鬆松保薦一下,就能拿到7900萬元的報酬,這簡直比搶銀行還快!當然,我們不能說保薦機構什麼都沒做,他們也需要做盡職調查、承銷股票等等。但問題是,這些工作真的值7900萬元嗎?

對於股民來說,更關心的是,這些錢到底花到哪裡去了?是不是都進了保薦機構的口袋?還是被百利天恒的管理層揮霍掉了?如果這些錢能夠用在研發上,或者用在擴大生產上,或許百利天恒的業績也不會這麼慘淡。

上市對於企業來說,確實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但同時,也是一個燒錢的過程。各種費用、各種成本,就像無底洞一樣,吞噬著企業的利潤。如果企業的盈利能力不夠強,那麼上市不僅不能帶來好處,反而會成為一種負擔。百利天恒的例子,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再融資之路:監管開綠燈,市場買單嗎?

定增預案:豪擲數十億,能否挽救頹勢?

各位看官,劇情峰迴路轉!就在百利天恒的財報讓大家跌破眼鏡之際,它又祭出了一個大招:再融資!2025年7月14日,百利天恒發布公告稱,收到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審核意見,同意其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申請。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監管層對百利天恒開了綠燈,允許它再次從市場上圈錢。

根據2025年5月31日披露的定增預案(修訂稿),百利天恒計劃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7.64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創新藥研發項目。這筆錢,對於目前深陷困境的百利天恒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但問題是,市場會買單嗎?在經歷了業績暴跌、募資不足等一系列風波後,投資者對百利天恒的信心還剩下多少?如果這次定增失敗,百利天恒的處境將更加艱難。

另一方面,即使定增成功,這37.64億元真的能挽救百利天恒的頹勢嗎?創新藥研發是一個高風險、高投入的領域,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持續的投入。如果百利天恒不能有效利用這筆資金,不能在研發上取得突破,那麼這筆錢很可能只是打了水漂,白白浪費了投資者的血汗錢。

監管批准的背後:百利天恒的救命稻草?

創新藥研發的豪賭:是孤注一擲還是王者歸來?

2025年8月8日,百利天恒終於拿到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批文,同意其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註冊申請。這張批文,對於百利天恒來說,簡直就是一根救命稻草!有了這根稻草,它才能繼續在資本市場上掙扎,才能繼續講述它的創新藥故事。

但這根稻草真的能救命嗎?答案並不明確。百利天恒這次募集的37.64億元,將全部投入到創新藥研發項目中。這無疑是一場豪賭!如果研發成功,百利天恒將可能一躍成為創新藥領域的領頭羊,王者歸來。但如果研發失敗,這筆錢將會付諸東流,百利天恒也將萬劫不復。

創新藥研發,向來是一條充滿風險的道路。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漫長的時間等待,以及無數次的失敗和挫折。即使擁有了先進的技術和優秀的團隊,也難以保證一定能夠成功。

百利天恒的這次豪賭,是孤注一擲,還是王者歸來?我們拭目以待。但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希望它能夠吸取教訓,腳踏實地,真正把錢用在刀刃上,為中國的創新藥事業做出貢獻。畢竟,股民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不能隨便浪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