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環氧樹脂第一股」?道生天合IPO闖關A股:一場豪賭,還是一盤穩棋?
道生天合,這家名字聽起來就充滿「天道酬勤,生生不息,天作之合」意味的公司,最近可是站在了風口浪尖上。一家專注於新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尤其是在風電葉片用環氧樹脂領域號稱「全球第一」的道生天合,竟然也要衝刺A股了!這消息一出,業界嘩然,有人說這是實至名歸,是中國新材料企業崛起的象徵;也有人冷眼旁觀,認為這不過是一場資本遊戲,是逐利的又一次表演。畢竟,在當今這個時代,上市圈錢的故事,我們聽得太多了。

募資近七億,劍指新能源膠粘劑:擴張野心,還是不得不為?
這次IPO,道生天合可不是小打小鬧,一口氣就要募資6.94億人民幣!這筆錢砸下去,主要目標是擴大產能,搞什麼「年產5.6萬噸新能源及動力電池用高端膠粘劑、高性能複合材料樹脂系統項目」。說白了,就是想在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領域也分一杯羹。表面上看,這是公司要多元化發展,優化產品結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但仔細想想,這背後是不是也隱藏著一些焦慮?風電行業雖然前景廣闊,但競爭也日益激烈,單靠風電葉片用環氧樹脂,真的能撐起道生天合的未來嗎?或許,這場IPO,不僅是擴張野心的體現,更是不得不為之的戰略轉型。
道生天合:風電葉片材料巨頭的煉成?數據背後的真相
道生天合自詡為「綠色新能源行業中新材料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這頂帽子戴得穩不穩,還真得好好剖析一下。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在風電葉片用環氧樹脂市場的領先地位。但所謂的「龍頭」,究竟是真材實料,還是自吹自擂?讓我們撥開層層迷霧,看看數據背後的真相。
全球第一的光環:銷量冠軍的背後,隱藏了什麼秘密?
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及其環氧樹脂及應用專業委員會出具的說明函,道生天合在2022年-2024年連續三年「風電葉片用環氧樹脂系列」銷量位居全球第一。這聽起來確實很唬人,但仔細想想,這個「全球第一」的定義是什麼?是總銷量第一?還是特定型號的銷量第一?如果是後者,那這個第一的含金量就要大打折扣了。更何況,中國的風電市場本身就佔據了全球的半壁江山,在中國市場取得領先地位,自然更容易登上全球銷量榜首。所以,這個「全球第一」的光環,究竟是實力使然,還是搭了市場的便車?恐怕只有道生天合自己心裡清楚。
維斯塔斯的唯一中資供應商:是實力認可,還是另有隱情?
招股書還提到,道生天合是「目前唯一一家向國際風電整機巨頭維斯塔斯同時供應風電葉片用環氧樹脂和結構膠的中資企業」。能成為維斯塔斯的供應商,當然是一種實力的證明。但我們也不得不思考,為什麼只有道生天合能做到?是因為他們的技術真的遙遙領先?還是因為其他一些我們看不到的原因?比如說,價格優勢?政策扶持?或者是一些商業上的潛規則?要知道,在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維斯塔斯選擇道生天合,或許只是出於成本考慮,又或許是為了更好地打入中國市場。總之,這個「唯一」的身份,雖然聽起來很光鮮,但背後可能隱藏著更複雜的考量。
營收與利潤的迷局:高速成長的背後,政府補助扮演了什麼角色?
翻開道生天合的財務報表,乍一看,營收規模龐大,利潤也還算可觀。但仔細一琢磨,卻發現其中似乎隱藏著一些貓膩。尤其是在政府補助這一塊,更是讓人覺得疑雲重重。一家企業的成長,究竟是靠自身實力,還是靠政府的「輸血」?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營收增長的瓶頸:三年數據原地踏步,未來成長動力在哪裡?
從2022年到2024年,道生天合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4.36億元、32.02億元、32.38億元。看起來規模不小,但增長幅度卻令人失望,甚至出現了負增長。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道生天合的營收已經觸及天花板,很難再實現高速增長。風電行業雖然前景廣闊,但競爭也異常激烈,如果道生天合不能找到新的增長點,未來的日子恐怕不好過。那麼,他們的成長動力在哪裡?是押寶新能源汽車?還是開拓新的應用領域?這都是未知數。
政府補助的依賴症:一旦失去政策支持,道生天合將何去何從?
更讓人擔憂的是,道生天合對政府補助的依賴程度非常高。報告期內,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676.38萬元、2011.76萬元、1989.54萬元,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74%、11.95%、11.75%。這意味著,道生天合的利潤,有相當一部分是靠政府補助撐起來的。如果未來政府部門對公司所處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有所減弱,或者其他補助政策發生不利變化,道生天合的經營業績將會受到重大影響。這就像一個人長期服用激素,一旦停藥,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問題。道生天合的「政府補助依賴症」,究竟會把他們帶向何方?
招股書的「風險提示」:字字珠璣,還是欲蓋彌彰?
招股書這種東西,向來是報喜不報憂,盡可能把公司描繪得天花亂墜,但又不得不按照規定列出一些「風險提示」。這些風險提示,往往隱藏在不起眼的角落,字體小得可憐,讓人很容易忽略。但如果你仔細閱讀,就會發現其中暗藏玄機。道生天合的招股書,也不例外。那些看似輕描淡寫的「風險提示」,其實才是真正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

風電行業的周期性:政策退坡,需求下滑,道生天合如何應對?
招股書提到,風電行業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波動。這句話說得非常委婉,其實就是告訴你,風電行業並不是一個永遠向上發展的行業,它也會有低谷期。一旦政策退坡,需求下滑,道生天合的營收就會受到影響。那麼,道生天合如何應對這種周期性波動?他們有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價格戰的泥潭:競爭加劇,毛利率下降,誰將是最終贏家?
招股書還提到,國內風電葉片用環氧樹脂市場存在價格競爭加劇的風險。這意味著,道生天合不僅要面對現有競爭對手的壓力,還要提防新進入者的挑戰。在價格戰的泥潭中,沒有人是贏家,只會兩敗俱傷。那麼,道生天合如何避免陷入價格戰的泥潭?他們有沒有獨特的競爭優勢?
原材料的「甜蜜的負擔」:成本高企,價格波動,如何擺脫上游掣肘?
原材料成本占營業成本的比例高達90%,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這意味著,道生天合的利潤空間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原材料的價格。如果原材料價格上漲,道生天合的利潤就會受到擠壓。那麼,道生天合如何擺脫上游供應商的掣肘?他們有沒有建立穩定的供應鏈?
應收帳款的隱憂:客戶違約,壞帳風險,誰來為高額欠款買單?
報告期各期末,道生天合的應收帳款都高達十幾億元。這意味著,有很多客戶欠著道生天合的錢沒有還。如果這些客戶經營困難,甚至破產倒閉,道生天合的應收帳款就會變成壞帳,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損失。那麼,道生天合如何控制應收帳款的風險?他們有沒有採取有效的催收措施?誰來為這些高額欠款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