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群雄逐鹿,Galaxy Digital暗度陳倉?
幣圈最近熱鬧非凡,各種幣價像脫韁野馬一樣狂奔,你方唱罷我登場,彷彿都在爭奪那虛無縹緲的市場注意力。 你看著那些檯面上喊打喊殺的玩家,明牌梭哈,彷彿恨不得把家底都亮出來給全世界看。但實際上,真正的高手往往隱藏在幕後,悶聲發大財。Galaxy Digital,就是這樣一個在加密財庫敘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幕後操盤手。
檯面下的豪賭:幣圈暴漲的真相?
你以為那些幣圈大佬都是靠著精準的判斷和高超的技術才賺得盆滿缽滿? 別傻了! 這背後的水深不見底。Galaxy Digital,從資產管理服務到基礎設施搭建,從直接投資到結構化支持,可以說是無孔不入。他們在登陸傳統資本市場後,加速合規轉型和多元化战略的步伐更是讓人眼花繚亂。你看到的暴漲,可能只是他們精心策劃的一場大戲,而你我,都只是戲中的小丑,或者說是……韭菜?
加密財庫的幕後金主:Galaxy Digital的定制化服務
現在啊,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把腦筋動到加密貨幣上,把比特幣、以太坊這些東西當成寶,一部分資產配置進去,說是為了資產儲備、抵抗通貨膨脹、甚至創造額外的財務收益。聽起來是不是很美好?簡直是躺著賺錢的節奏!
企業財庫的兩種玩法:自主管理 vs. 托管管理
雖然市場上總有些聲音,懷疑某些加密財務公司的槓桿玩得太大,擔心他們的還債能力。 但Galaxy Digital的研究主管Alex Thorn跳出來說,別瞎操心! 他覺得這些擔憂根本就是被誇大了。“從整體規模來看,這些公司的債務體量其實很小,而且大部分債務的到期時間都在兩年以上。” 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真的是這樣嗎?
Galaxy Digital對加密財務的演化趨勢信心滿滿,這背後的原因很簡單:他們自己就是這股儲備熱潮的幕後推手! 無論你是剛入門,想試試水溫的新手,還是已經玩了一陣子,想優化配置的老手,Galaxy Digital都能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從交易、投資、結構設計到技術部署,簡直是保姆級服務。 讓你輕鬆啓動和擴大你的加密財庫業務。
據說,Galaxy Digital主要為兩類企業財庫參與者提供服務:
(1) 自主管理型企業:如果你藝高人膽大,想自己掌控一切,那就可以使用Galaxy Digital的機構級技術平臺,自己進行交易、借貸和質押等操作。 聽起來很自由,但風險也得自己扛。
(2) 尋求托管管理型企業:如果你是個甩手掌櫃,或者對加密貨幣一知半解,那就可以和Galaxy Asset Management合作,獲得全面的管理策略和基礎設施支持。 簡單來說,就是把錢交給他們打理,坐等分紅。 但這種方式真的能讓你安心嗎?
據官方消息,最近幾週,Galaxy Digital已經成為超過15家領先企業的加密財庫項目的合作首選,像是SharpLink、BitMine、GameSquare、GameStop、AMC、Bit Digital、K Wave Media、TLGY Acquisition Corp和ReserveOne等等。 他們為這些企業提供基礎設施、專業服務和端到端支持。 其中,有些合作夥伴甚至承諾投入超過4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加密資產。 哇! 40億美元! 這數字聽起來就很刺激。 而在某些案例中,Galaxy Digital還會直接從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出資,以直接投資方的身份支持這些企業的數字資產战略。 這種“你出錢,我出力”的模式,到底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上市後的轉型陣痛:Galaxy Digital的多元化豪賭
“無論是機構還是創新者,都需要一個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以滿足全球化、數字化連接的金融體系需求。Galaxy旨在成為機構在加密經濟中尋求金融服務的首選一站式平臺。” Galaxy創始人Mike Novogratz在招股書裡是這麼說的。聽起來是不是很像那些成功學大師的演講? 但實際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Galaxy Digital正試圖用更為多元的結構性战略來應對加密市場那種讓人心跳加速的高波動性和高不確定性。 目前,Galaxy的業務架構主要圍繞三大核心板塊展开:全球市場(涵蓋交易及投資銀行業務)、資產管理,以及數字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包括挖礦、質押協議支持和自托管技術)。 聽起來是不是很全面? 但問題是,每個板塊都能賺錢嗎?
營收結構的隱憂:過度依賴交易業務的風險
交易業務一直是Galaxy的營收基石。 根據招股書,2024年Galaxy總收入逼近426億美元,其中約99%來自數字資產交易業務。 哇! 99%! 這比例簡直是誇張。 但這種單一結構在市場下行周期中就暴露出了顯著的風險。 就像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萬一籃子掉了,那就全完了。
今年以來,隨著非比特幣類加密資產交易活躍度持續下滑,Galaxy也首當其衝地受到了衝擊。 截至第一季度,Galaxy出現了2.95億美元的淨虧損,主要原因是加密資產價格下跌以及與Helios數據中心挖礦業務關停。 這個季度的虧損幾乎把2024年全年近3.5億美元的淨收入都吞噬了。 簡直是辛辛苦苦一整年,一虧回到解放前。
此外,截至一季度末,Galaxy資產管理規模較上一季度大幅縮水29%,降至70億美元,這也進一步展現了加密市場波動對其資產管理業務的壓力。 說白了,就是客戶的錢也跟著市場一起縮水了,誰還敢把錢交給你管?
儘管短期業績承壓,但Galaxy仍然手握充足的子彈。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該機構持有11億美元的現金與穩定幣,以及19億美元的股本儲備。 也就是說,雖然虧了不少,但家底還算厚實。
但問題是,光有錢是不夠的,還得會賺錢才行。 所以,除了加密財庫業務外,Galaxy現在也在擴大其他生態佈局,推動收入多樣化,力圖擺脫對交易業務的單點依賴。 這就像一個賭徒,輸紅了眼,開始想著換個玩法,希望能夠翻盤。
加密ETF的野心:Galaxy的合縱連橫
在資產管理業務上,Galaxy通過與多個全球金融機構展开深度合作,擴大對加密ETF的佈局。 早在加拿大市場,Galaxy便攜手CI Financial推出比特幣ETF,助力北美合規加密投資產品的快速落地。 在歐洲,Galaxy與德國資產管理巨頭DWS達成战略合作,共同开發面向歐洲市場的加密資產ETF產品。 在美國市場,Galaxy更是與第三大ETF發行商道富環球聯合推出三只主動管理型ETF,Galaxy Asset Management提供核心投資咨詢服務。 同時,Galaxy也與Invesco合作推出了比特幣與以太坊現貨ETF,並在今年6月向美SEC提交Solana現貨ETF的S-1申請文件,進一步擴展產品线。 另外,Galaxy新基金還在上個月成功募集1.75億美元資金,這是其首次接受外部資本,為散戶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參與加密風險投資組合的機會。 聽起來是不是很誘人? 但你真的了解這些ETF的風險嗎?
All in AI?Galaxy的數據中心豪賭
再例如,在數字基礎設施板塊,Galaxy正在打造下一代AI基礎設施Helios。 今年5月底,Galaxy在上市後發行2900萬股其A級普通股,計劃利用此次發行中出售所得的淨收益,用於收購子公司Galaxy Digital Holdings LP,從而繼續擴建其位於西德克薩斯州狹長地帶Helios數據中心園區的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計算基礎設施。 而此前Rittenhouse Research還給予GLXY“強烈买入”評級,理由是其從比特幣挖礦全面轉型AI數據中心的战略。 Rittenhouse預計,Helios將帶來17億美元EBITDA和320億美元股權價值,遠超挖礦業務的波動與高投入。 也就是說,Galaxy覺得挖礦不賺錢了,乾脆All in AI,希望能夠鹹魚翻身。
擁抱監管:從開曼到納斯達克的華麗轉身
另外,隨著加密貨幣行業逐漸走向合規化和機構化,Galaxy在合規化進程方面選擇擁抱美國市場。 今年5月,原本已在加拿大上市的Galaxy,完成了從开曼群島遷冊至美國的重組,正式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GLXY。 行情顯示,過去一個月,GLXY上漲了55.87%。 這說明市場對Galaxy的合規化轉型還是比較看好的。
合規的代價:2億美元的和解協議
但Galaxy努力賺錢也是為了給合規“交學費”。 此前,為了掃清合規障礙、實現順利轉型,Galaxy不惜支付巨額資金和解舊案。 今年3月底,Galaxy就LUNA代幣的操縱案(在LUNA崩盤前獲得數億美元的巨額利潤),與美國紐約總檢察長辦公室(NY AG)達成2億美元的和解協議。 該協議規定,Galaxy Digital需在三年內支付2億美元的罰款,其中首筆4000萬美元於兩週內支付。 這筆錢可不是小數目,簡直是割肉放血。 但為了能夠在美國市場站穩腳跟,Galaxy也只能忍痛割愛了。
Galaxy Digital:多元化佈局下的生存之道?
無論是作為加密財庫的幕後獲利者,還是在ETF產品和AI基建等產品的積極拓展,都展現出Galaxy Digital想要通過多樣化佈局和合規佈局來應對市場不確定性的野心。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往往很骨感。 在這個充滿變數的幣圈,沒有人能保證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市場風雲變幻,誰能笑到最後?
Galaxy Digital的多元化戰略,到底能不能幫助他們擺脫對交易業務的依賴,成功轉型為一個綜合性的金融服務平臺? 他們在AI基礎設施上的豪賭,又能否為他們帶來豐厚的回報? 還有,他們在合規化道路上付出的巨額代價,最終能否換來他們在美國市場的長遠發展?
這些問題,沒有人能夠給出確定的答案。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幣圈這個充滿了驚喜和驚嚇的舞臺上,只有不斷適應市場變化,不斷調整自身戰略,才能夠生存下去。 至於誰能笑到最後,那就只能交給時間來驗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