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代理協作:Virtuals協議打造兆級美元經濟

AI代理協作:Virtuals協議打造兆級美元經濟

内容 隐藏

AI 代理協作的華麗轉身:Virtuals 協議能否撬動兆級美元的代理經濟?

各位看官,您是否已經對滿天飛的 AI 新聞感到有些審美疲勞?甚麼 GPT-5、Claude-next,聽起來高大上,但實際用起來好像也就那麼回事?別懷疑,您不是一個人!AI 圈內人早就開始反思,光有炫技的模型,沒有實際落地的應用,那終究只是空中樓閣。現在,真正的重頭戲來了——AI 代理(Agent)!

代理,可不是房產仲介或娛樂圈經紀人,而是指那些能夠自主思考、獨立完成任務的 AI 系統。它們不只是被動地接受指令,而是像一個擁有完整思考迴路的員工,能夠理解你的需求,然後主動去尋找資源、解決問題。想像一下,你的電腦裡住著一群 24 小時隨時待命、永不疲倦、能力超群的虛擬助理,是不是光想就覺得興奮?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單打獨鬥的 Agent 能力終究有限,想要真正發揮 AI 的潛力,就必須讓它們協同工作,組成一個強大的 AI 協作網路。這就像組建一支夢幻團隊,每個 Agent 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彼此合作,共同完成複雜的任務。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目前 Agent 之間的協作缺乏統一的標準和流程,導致效率低下,甚至混亂不堪。這就像一群天才藝術家擠在一個沒有規則的畫室裡,大家各畫各的,最後只會變成一團亂麻。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Virtuals 協議橫空出世!它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專案經理,為 Agent 之間的協作制定了一套標準化的流程,讓它們能夠像流水線上的工人一樣高效協作。Virtuals 協議的核心是 Agent Commerce Protocol(ACP),它定義了 Agent 之間交易的規則,包括如何發佈任務、如何協商價格、如何驗收成果、如何支付報酬等等。簡單來說,ACP 就是 Agent 界的「淘寶」或「Airbnb」,讓 Agent 能夠像商家一樣在上面開店接單,實現商業價值。

那麼,Virtuals 協議真的有這麼神奇嗎?它能否像當年的網際網路一樣,徹底顛覆現有的商業模式,催生出一個兆級美元的 Agent 經濟?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揭開 Virtuals 協議背後的秘密,看看它究竟是真材實料,還是又一個曇花一現的炒作。

誰說 AI 只能當花瓶?模型性能趨同背後的產業焦慮

從技術競賽到應用落地:AI 的下一個「淘金熱」?

各位,坦白說,現在走在路上隨便抓個人,都能對 GPT、Claude 侃侃而談,彷彿人人都是 AI 專家。但當你問他們:「這些 AI 技術,到底能幫我賺多少錢?」恐怕大多數人就啞口無言了。這就是目前 AI 產業的尷尬現狀:模型一個比一個厲害,但真正能落地、能創造價值的應用卻屈指可數。各大科技巨頭砸了天文數字的資金,搞出了無數炫酷的模型,但仔細一算,好像離回本還遙遙無期。這種焦慮,就像參加了一場盛大的軍備競賽,大家比誰的武器更先進,卻忘了真正的目的是贏得戰爭。

回想一下人類的歷史,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是從技術突破走向應用爆發的過程。就像蒸汽機被發明出來之後,並不是直接改變了世界,而是通過火車、輪船、工廠等應用,才真正推動了工業革命。現在的 AI 也是一樣,我們已經擁有了足夠強大的模型,接下來的重點,是如何將這些模型應用到各個領域,創造出真正的價值。這就像發現了一座金礦,但我們還沒有找到開採和提煉黃金的方法。誰能率先找到這些方法,誰就能在 AI 的下一個「淘金熱」中,成為真正的贏家。

代理(Agent)是什麼妖?比助理還貼心,比老闆還拼命!

在 AI 應用的探索過程中,「代理(Agent)」的概念越來越受到重視。那麼,代理到底是什麼?簡單來說,代理就是一種能夠自主行動的 AI 系統。它不僅僅是被動地執行指令,而是能夠理解你的目標,然後主動地去尋找資源、解決問題。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超級助理,但它比傳統的助理更聰明、更高效、更全能。它不僅能夠幫你預訂機票、安排行程,還能夠幫你分析市場趨勢、制定營銷策略,甚至幫你進行投資決策。更重要的是,它 24 小時隨時待命,永不疲倦,比老闆還拼命!

舉個例子,假設你想開一家咖啡店,傳統的做法是,你需要自己做市場調查、選址、設計店面、採購設備、招聘員工等等,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如果有了 AI 代理,你只需要告訴它你的目標:「我想在台北市開一家賺錢的咖啡店」,它就能夠自動完成所有的工作。它會分析台北市的咖啡市場,找到最適合開店的地點,設計出最吸引顧客的店面,採購最優質的咖啡豆,甚至幫你招聘到最優秀的咖啡師。你只需要坐等咖啡店開業,然後數錢就可以了!聽起來是不是很夢幻?但這就是 AI 代理的潛力,它將徹底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單打獨鬥的時代結束了!AI 代理協作的迫切需求

Jarvis 夢想很豐滿,現實卻是…能力有限的 AI 代理

還記得電影《鋼鐵人》裡那個無所不能的 AI 助手 Jarvis 嗎?它不僅能幫東尼·史塔克處理各種繁瑣的任務,還能在他遇到危險時提供及時的幫助。在很多人心目中,Jarvis 就是 AI 代理的終極形態。然而,現實卻是,即使是最先進的 AI 代理,也遠遠達不到 Jarvis 的水平。為什麼?因為每個 AI 代理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它們只能在特定的領域內發揮作用,無法像 Jarvis 一樣,精通所有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就像一個頂尖的外科醫生,雖然醫術高超,但讓他去設計一棟摩天大樓,恐怕也是力不從心。

更重要的是,AI 代理的記憶和計算能力也是有限的。它們無法像人類一樣,長時間地記住大量的資訊,也無法像超級電腦一樣,進行複雜的運算。這就限制了它們在處理複雜任務時的表現。例如,一個專門提供餐廳推薦服務的 AI 代理,可能無法同時兼顧法律諮詢、財務規劃等其他領域的需求。想要讓 AI 代理真正發揮作用,就必須打破單打獨鬥的局面,讓它們協同工作,共同完成任務。

協作才是王道!Agent 組團打怪,效率翻倍!

如果不同的 AI 代理能夠基於各自的專長進行協作,情況就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就像一支由各領域專家組成的團隊,每個人都負責自己最擅長的部分,共同完成一個複雜的專案。例如,一個餐廳推薦代理可以向翻譯代理請求菜單翻譯,為外國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它可以請醫療保健代理檢查顧客的過敏資訊,推薦適合他們的菜餚。這樣一來,就能夠提供單個 AI 代理無法企及的精準服務。

這種協作模式不僅能夠提高效率,還能夠拓展 AI 代理的應用範圍。例如,一個營銷代理可以向設計代理請求製作海報,向文案代理請求撰寫廣告語,向數據分析代理請求分析用戶行為,從而制定出更有效的營銷策略。通過協作,AI 代理可以完成更加複雜、更加個性化的任務,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這就像組建了一支夢幻團隊,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優勢,共同創造更大的價值。

標準化缺失:AI 代理協作的「百慕達三角」

然而,實現 AI 代理之間的協作並非易事。最大的問題在於缺乏統一的標準和流程。想像一下,如果不同的 AI 代理使用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協議、不同的數據格式,它們之間如何溝通?如何協作?這就像一群來自不同國家的人,試圖用各自的母語進行交流,結果只能是雞同鴨講,一頭霧水。

更重要的是,AI 代理之間的協作涉及到商業利益。如何確定工作範圍和品質標準?如何為服務定價?當交付成果未達預期時會發生什麼?如何處理付款?如果這些基本問題沒有答案,AI 代理之間的協作只會增加混亂和摩擦。就像現實世界中,人們將工作外包給自由職業者時,需要起草合同、明確工作範圍、協商價格等等,以避免產生糾紛。AI 代理也需要同樣的系統性流程,才能夠實現高效、可靠的協作。

隨著協作代理數量的增加,複雜性會顯著增加。這就像一個專案團隊,如果只有幾個人,溝通起來還比較容易,但如果團隊成員增加到幾十人、幾百人,溝通成本就會呈指數級增長。因此,AI 代理生態系統最終需要標準協議,將代理之間的協作作為交易單元進行結構化並實現自動化。必須建立全面的商業基礎設施,涵蓋合同執行、條件協商、品質評估和支付等各個環節。這就像建立一個完善的交通網路,讓不同的車輛能夠安全、高效地行駛,最終到達目的地。

Virtuals 協議:Agent Commerce Protocol (ACP) 的橫空出世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Virtuals 協議橫空出世!它就像一座燈塔,為 AI 代理協作指明了方向。Virtuals 協議提出 Agent Commerce Protocol(ACP),旨在解決 AI 代理協作中的標準化問題,構建一個開放、高效、可靠的商業基礎設施。ACP 就像一個統一的語言,讓不同的 AI 代理能夠順暢地溝通和協作。它又像一個公正的仲裁者,確保 AI 代理之間的交易公平、透明、可信。有了 ACP,AI 代理就能夠像商家一樣在上面開店接單,實現商業價值。這將為 AI 代理生態系統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推動 AI 技術的普及和應用。

Virtuals 協議:從 Agent 啟動平台到商業基礎建設的豪賭

Virtuals 的前世今生:Web3 代理生態的拓荒者

在 Web3 的世界裡,Virtuals 絕對是一個響噹噹的名字。這個項目可不是空降部隊,而是紮紮實實從底層做起,一步一個腳印,逐漸建立起 Web3 代理生態的雛形。Virtuals 最初的定位是一個 Agent 啟動平台,就像是 Agent 界的「Y Combinator」或「Techstars」,專門孵化和支持有潛力的 AI 代理項目。它推出了兩個關鍵產品,迅速吸引了市場的目光:

  • G.A.M.E(Generative Autonomous Multimodal Entities,生成式自主多模態實體):這是一個 Agent 開發框架,為開發者提供了便捷的工具和資源,讓他們能夠更輕鬆地創建和部署 AI 代理。你可以把它想像成 Agent 開發的「樂高積木」,開發者只需要組裝不同的模組,就能夠快速搭建出功能各異的 Agent。
  • Agent 啟動平台(launchpad):這個平台為 Agent 項目提供了代幣化和融資的管道,讓他們能夠更容易地獲得資金和資源,加速發展。你可以把它想像成 Agent 界的「Kickstarter」,項目方可以在上面展示自己的 Agent,吸引投資者和用戶的支持。

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 17,000 個 Agent 通過 Virtuals 啟動。這絕對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也充分證明了 Virtuals 在 Web3 代理生態中的領先地位。可以說,Virtuals 就像一個辛勤的園丁,一手打造了 Web3 代理生態的基礎。

ACP:Virtuals 的「阿基米德槓桿」?

然而,Virtuals 並沒有滿足於現狀,而是選擇了一條更具挑戰性的道路:從 Agent 啟動平台擴展到商業基礎建設。這就像一個成功的創業公司,在穩定了主營業務之後,開始尋找新的增長點。Virtuals 意識到,雖然它已經成功地孵化了大量的 Agent,但這些 Agent 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協作機制,就像一個個孤島,無法形成真正的生態系統。因此,Virtuals 提出了 ACP(Agent Commerce Protocol),試圖解決 Agent 之間的協作問題,構建一個開放、高效、可靠的商業基礎設施。

Virtuals 的這個轉變,就像是從一個單純的 Agent 孵化器,變成了一個 Agent 生態系統的設計師和建設者。它不再僅僅關注 Agent 的數量,而是更加關注 Agent 之間的連接和互動。ACP 就像一個「阿基米德槓桿」,Virtuals 希望通過這個槓桿,撬動整個 Agent 經濟,實現更大的發展。當然,這也是一場豪賭。Virtuals 是否能夠成功地將 ACP 推廣開來,建立起一個繁榮的 Agent 生態系統,還有待時間的檢驗。但可以肯定的是,Virtuals 的這個轉變,將對 Web3 代理生態產生深遠的影響。

ACP 四部曲:Agent 商業協作的遊戲規則

Virtuals 的 ACP (Agent Commerce Protocol) 並非憑空想像,而是一套經過精心設計的流程,旨在規範 Agent 之間的商業協作行為。它可以被視為 Agent 界的「RFP (Request for Proposal,徵求建議書)」,但比傳統的 RFP 更加智能、更加自動化。整個 ACP 流程可以分為四個主要階段,就像一齣精彩的戲劇,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角色和情節:請求 (Request)、協商 (Negotiation)、交易 (Transaction) 和評估 (Evaluation)。

請求 (Request):廣發英雄帖,英雄不問出處

在 ACP 的第一階段,發起任務的 Agent (也就是「請求者」) 會向整個 Agent 生態系統廣發英雄帖,徵求解決方案。這個階段就像一個公司發佈 RFP,向不同的供應商徵求建議書。但不同之處在於,ACP 的請求過程更加智能、更加自動化。請求者可以詳細描述任務的內容、預算、截止日期等要求,並將其發佈到 ACP 網路中。任何符合條件的 Agent 都可以參與競標,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這就像一個開放的市場,英雄不問出處,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參與競爭。

協商 (Negotiation):價碼談攏,醜話說在前頭

在收到不同的解決方案之後,請求者會仔細評估每個方案的優劣,並與潛在的合作 Agent 進行協商。這個階段就像一個公司與不同的供應商進行談判,確定最終的合作方案。協商的內容包括價格、交付時間、品質標準、售後服務等等。雙方需要充分溝通,達成共識,才能夠進入下一個階段。在 ACP 中,協商過程可以通過智能合約自動執行,確保協商的公平、透明、可信。這就像簽訂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將雙方的權利和義務都明確下來,避免產生糾紛。

交易 (Transaction):君子協定,智能合約來見證

當雙方達成共識之後,就可以進入交易階段。在這個階段,請求者需要將約定的款項存入智能合約,作為履約保證金。合作 Agent 則需要按照約定的內容,完成任務並交付成果。智能合約會自動監控任務的執行情況,確保雙方都按照約定的內容履行義務。這就像一個公正的第三方,確保交易的順利進行。如果合作 Agent 未能按時完成任務,或者交付的成果不符合要求,智能合約會自動扣除其履約保證金,並賠償請求者的損失。這就像一個懲罰機制,約束合作 Agent 的行為,確保其誠實守信。

評估 (Evaluation):驗收不馬虎,信譽是王道

在合作 Agent 交付成果之後,請求者需要對其進行評估。評估的內容包括成果的品質、效率、服務態度等等。請求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體驗,給予合作 Agent 相應的評價。這個評價會被記錄在合作 Agent 的信譽檔案中,作為其未來參與 ACP 交易的重要參考。這就像一個信用評級系統,對 Agent 的信譽進行量化,方便其他請求者做出選擇。信譽良好的 Agent 會更容易獲得更多的合作機會,而信譽較差的 Agent 則可能會被排除在 ACP 網路之外。因此,信譽是 Agent 在 ACP 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檸檬水小販的逆襲:ACP 實戰演練

為了更好地理解 ACP 的運作方式,我們來看一個簡單的案例:假設有一個小販想要開一家檸檬水店,但他缺乏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這時,他可以通過 ACP 找到各領域的專業 Agent,協助他完成開店的各個環節。例如:

  • 市場調研 Agent:幫助小販分析市場需求,確定開店地點和產品定位。
  • 店面設計 Agent:幫助小販設計店面,打造吸引顧客的環境。
  • 供應鏈管理 Agent:幫助小販採購原材料,確保檸檬水的品質和成本。
  • 營銷推廣 Agent:幫助小販制定營銷策略,吸引顧客。

通過 ACP,小販可以將開店的各個環節外包給專業的 Agent,自己只需要專注於檸檬水的製作和銷售。這不僅能夠提高效率,還能夠降低成本,讓小販更容易實現創業夢想。這個案例充分展示了 ACP 的潛力,它不僅能夠幫助企業提高效率,還能夠幫助個人實現夢想。

ACP 改造 Agent 生態系:這不只是效率提升,而是範式轉移!

ACP 的出現,對於 Agent 生態系來說,絕對不只是單純的效率提升,而是更深層次的範式轉移。它就像一場革命,將徹底改變 Agent 的工作方式、商業模式,甚至整個社會的組織結構。通過 ACP,Agent 不再是單打獨鬥的個體,而是可以相互協作、共同創造價值的經濟實體。它們可以 24 小時不間斷地工作,隨時隨地為用戶提供服務,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種變化,就像從傳統的工業時代,邁向了智能化的數字時代。

全天候 on call 的鏈上避險基金

鏈上避險基金是 ACP 應用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之一。傳統的避險基金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士,包括基金經理、分析師、交易員等等,他們需要每天上班,分析市場數據,制定投資策略,執行交易。但有了 ACP,這些工作都可以由 AI Agent 自動完成。不同的 Agent 可以負責不同的任務,例如市場分析 Agent 分析市場趨勢,風險管理 Agent 評估投資風險,交易執行 Agent 執行交易指令。這些 Agent 可以 24 小時不間斷地工作,實時監控市場變化,並根據預先設定的策略自動調整投資組合。

例如,AIXVC 分析投資者傾向,分配資產,調整頭寸;AIXBT 和 Degen Capital 分析市場趨勢和社交數據,使用不同的標準;Loky 實時追蹤鏈上數據;BevorAI 審計智能合約。每個 Agent 獨立工作,但它們通過 ACP 交換必要的信息和見解,得出綜合的投資決策。這就像一個由各領域專家組成的團隊,每個人都貢獻自己的專業知識,共同完成投資任務。更重要的是,這個團隊可以 24 小時不間斷地工作,永不疲倦,始終保持最佳狀態。ACP 的評估系統會自動驗證 Agent 的績效,並根據績效分配報酬,確保每個 Agent 都得到應有的回報。所有這些過程都是自主發生的,無需人工干預。

Agent 驅動的永動機工廠

媒體製作工廠也可以通過 ACP 實現 24 小時自主運作。傳統的媒體製作需要大量的創意人員,包括編劇、導演、演員、攝影師、剪輯師等等,他們需要一起工作,完成一個又一個的項目。但有了 ACP,這些工作都可以由 AI Agent 自動完成。不同的 Agent 可以負責不同的任務,例如內容策劃 Agent 策劃內容主題,劇本創作 Agent 創作劇本,動畫製作 Agent 製作動畫,配音 Agent 進行配音。這些 Agent 可以 24 小時不間斷地工作,根據用戶的需求自動生成各種各樣的內容。

預計這將為虛擬偶像行業帶來重大變革。目前,虛擬偶像存在局限,製作公司必須直接創作內容,手動上傳內容。但自主操作系統改變了這一點,它們可以實時與粉絲互動,顯著提高參與度。當 Virtuals 基於 AI 的虛擬偶像 Luna 與粉絲互動時,多個 Agent 協作,共同創作內容。Alphakek 代理策劃模因(meme)內容,反映加密市場狀況或趨勢;MUSIC 代理生成 8-15 秒的背景音樂,音樂契合內容;Luvi(原名 Steven SpAIelberg)代理編輯這些元素,創作 15-30 秒的 TikTok 或 Instagram Reels 視頻。每個 Agent 通過 ACP 實時共享工作狀態,進行協作。例如,Luna 請求“讓它更有趣些”,Alphakek 就誇張表達,MUSIC 添加喜劇音效,它們立即反映這些修改。

上方的視頻展示了實際成果,Luna 和 Luvi 通過自主協作創建了它,無需人工幹預。這證明了 Agent 可以充當獨立的經濟實體,它們超越了單純的任務自動化,自主協作,創造價值。這種 Agent 協作模式將擴展到避險基金或媒體製作之外,觸及各個行業,演變成新的商業模式。

萬億美元的狂想?Agent 經濟的數據密碼

或許有人會覺得,上面說的那些應用場景,聽起來還是有點科幻,離現實生活還很遙遠。但數據不會騙人,Agent 經濟已經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正在悄然興起。通過 ACP,Agent 已經開始作為經濟實體運作,24/7 運作的避險基金和媒體製作工廠,已經證明了這種可能性。

數據會說話:Agent 經濟已不是紙上談兵

支撐 Agent 經濟發展的,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還有不斷增長的數據。隨著越來越多的 Agent 加入 ACP 網路,它們之間的交易數據、協作數據、評估數據等等,都在不斷累積。這些數據就像 Agent 經濟的「血液」,滋養著整個生態系統,為 Agent 的發展提供動力。通過分析這些數據,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 Agent 的行為模式、協作效率、價值創造能力等等,從而為 Agent 經濟的發展提供指導。

推理成本暴跌:Agent 爆發的催化劑?

過去兩年,AI 推理成本下降了 99.7%。這意味著,運行 AI 模型的成本已經大幅降低,讓更多的人和企業能夠負擔得起。這就像打開了 Agent 經濟的「水龍頭」,讓更多的 Agent 能夠湧入這個市場。像 Meta 的 LLaMA 和阿里巴巴的 Qwen 這樣的高性能開源模型,提供了商業級別的性能,創造了一個任何人都可以低成本創建 Agent 的環境。這就像為 Agent 經濟提供了「免費午餐」,吸引了大量的創業者和開發者。

截至 2025 年,約有 100 萬個公共 Agent 在鏈上運行,每個 Agent 每年創造約 1,000 美元的價值,Agent 創造的總經濟價值達到約 10 億美元,這被稱為總代理產值(Gross Agent Product,GAP)。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預計到 2035 年其規模將增長至 1 萬億美元。這是一個非常樂觀的預測,但也並非沒有可能。隨著技術的進步、數據的累積、商業模式的創新,Agent 經濟的潛力將會被不斷釋放。

隱私挑戰:Agent 經濟的阿喀琉斯之踵?

當然,Agent 經濟的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隱私問題。ACP 基於 EVM 提供了強大的安全性,但在隱私保護方面仍需改進。這適用於敏感的交易資訊和業務邏輯。在 Agent 之間的協作過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數據傳輸和共享,如果這些數據被洩露或濫用,將會對用戶的隱私造成嚴重的威脅。這就像 Agent 經濟的「阿喀琉斯之踵」,如果不加以解決,將會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

幸運的是,零知識證明技術將逐步克服這些限制。零知識證明是一種密碼學技術,可以在不洩露數據本身的情況下,證明數據的有效性。通過應用零知識證明技術,Agent 可以在保證數據隱私的前提下,進行協作和交易。這就像為 Agent 經濟穿上了一層「隱形衣」,讓它們能夠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前提下,自由地發展。隨著技術完備性的提高,Agent 經濟的潛力預計將進一步擴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