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AI修复”幻觉:科技股反弹背后,谁在狂欢?
虚假的繁荣:指数上涨与散户的真实感受
8日早盘,表面上看,A股科技股一片欣欣向荣,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高歌猛进,涨幅超过2%。 长亮科技、创意信息等股票涨幅喜人,仿佛预示着新一轮科技浪潮的到来。然而,这种表面的繁荣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真相?
指数的上涨,真的代表了散户的真实感受吗?有多少人能真正从中获利? 恐怕更多的是被裹挟其中,看着账户里微薄的收益,甚至是不堪入目的亏损。 所谓的“AI修复”,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割韭菜”游戏,而散户,永远是那个被收割的对象。 指数再漂亮,也掩盖不了个股的泥沙俱下,掩盖不了市场操纵的暗流涌动。这种虚假的繁荣,又能持续多久? 难道我们还要继续沉浸在这种自欺欺人的“牛市”幻觉中吗?
国家队入场:救市还是饮鸩止渴?
面对7日股市的大幅调整,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国家队”纷纷出手增持中国股票资产,试图力挽狂澜,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 这种行为,真的能解决根本问题吗?还是仅仅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
诚然,国家队的入场,可以在短期内提振市场信心,阻止股市的进一步下跌。但是,这种行政干预,真的符合市场规律吗? 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股市的下跌? 是监管不力?是市场操纵?还是经济基本面的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即使国家队投入再多的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甚至可能适得其反,扭曲市场,延缓市场自身的修复。 这种救市行为,更像是一种“饮鸩止渴”,虽然暂时缓解了危机,但长期来看,却可能给市场带来更大的隐患。
中金的乐观:是专业分析还是利益导向?
中金公司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具备较多有利条件,包括地缘叙事和科技叙事的变化,以及中国资产本身的估值优势和宏观政策发力的空间。 因此,他们判断“中国资产重估”仍在进行时,并建议中期维度重点关注AI产业。
我们不禁要问,中金公司的这种乐观,是基于专业的分析,还是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 作为一家大型金融机构,中金公司与许多上市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的分析报告,真的能够保持客观公正吗? 还是会为了自身的利益,选择性地发布一些利好消息,误导投资者?
所谓的“中国资产重估”,真的能实现吗?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即使AI产业发展迅猛,也难以支撑整个市场的上涨。 中金公司的乐观,更像是一种“空中楼阁”,建立在沙滩之上,随时可能崩塌。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收割韭菜的新镰刀?
在各方势力的鼓吹下,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9363)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 这种ETF,真的能让投资者分享到AI产业的红利吗?还是仅仅是基金公司收割韭菜的新镰刀?
ETF本身是一种投资工具,它的收益与指数的表现密切相关。 如果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能够持续上涨,那么投资者自然可以从中获利。 但是,指数的上涨,并不意味着所有成分股都会上涨。 基金经理的操作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到ETF的收益。
更重要的是,这种ETF的风险极高。 创业板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而人工智能产业又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 投资者在购买这种ETF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其风险,不要盲目跟风,以免血本无归。
风险提示背后的真相:谁在为投资买单?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总能看到一段冗长的风险提示。 这些风险提示,真的能够起到警示作用吗?还是仅仅是一种免责声明?
“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这些话,我们已经听过无数遍了。 但是,真正能够听进去的人,又有多少?
在利益的诱惑下,人们往往会忽略风险,盲目追求高收益。 而当亏损发生时,他们才会意识到,自己才是那个为投资买单的人。 风险提示,只是基金公司的一张“免死金牌”,并不能真正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真正能够保护自己的,只有自己。 只有理性投资,谨慎决策,才能避免成为被收割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