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2025:拥抱多资产策略,迎接挑战与机遇

近年来,受央行连续下调政策利率影响,债券收益率持续走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徘徊在1.62%附近。这给银行理财产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收益资产获取难度加大,估值平滑方式受限,产品费率和业绩基准持续下调。

2025年,银行理财的收益将更多地依赖于策略研发和资产配置能力。为了满足客户对投资收益和净值稳定的双重需求,理财公司需要积极拓展投资品类,探索多资产、多策略的投资模式,例如投资美股、美债、黄金等。

积极探索创新投资模式:

面对挑战,多家理财公司已开始积极行动,在资产端和策略端频频出招。

  • 场内ETF期权直投: 兴银理财率先成功落地理财行业首笔场内ETF期权直投业务。通过参与ETF期权交易,理财公司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市场波动,优化资产配置,增强收益,并有效进行风险对冲。但同时,理财公司需要完善相关的投研、交易、风控和结算流程,确保合规运作,并遵守投资者适当性原则。
  • 认股权投资: 兴银理财、光大理财等机构积极布局认股权投资业务,重点关注生物医药、半导体、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认股权投资允许理财公司在未来特定时间认购企业股权,为理财公司提供了参与高成长企业发展、获取长期收益的机会,也体现了理财公司向“耐心资本”转变的趋势。北银理财更是联合其他机构发行了全国首只认股权策略行权主题基金,规模达10亿元,进一步推动了认股权投资在理财领域的应用。

未来展望: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5年权益市场有望在政策支持和盈利改善的推动下逐步回暖。银行理财公司应积极把握行业趋势和投资机会,加强权益投资研究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投资管理水平。

总结:

低利率环境下,银行理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遇。通过积极探索创新投资模式,如ETF期权直投和认股权投资,并加强投研能力建设,银行理财公司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为投资者创造更稳定的收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多资产配置、精细化风险管理和科技赋能将成为银行理财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