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顿科技业绩说明会:遮遮掩掩下的国产替代焦虑?
一次平淡如水的问答
沃顿科技的这场业绩说明会,读下来感觉像是在看一份精心修饰过的公关稿。每个问题都像一颗石子丢进平静的湖面,激不起半点波澜。投资者的问题带着几分焦虑和期待,而沃顿科技的回答,却像一位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滴水不漏,但又总觉得少了点真诚和实在。这种官方味道十足的回复,让人不禁怀疑,这家公司到底是在认真解答问题,还是在刻意回避什么?
国产原料:真没问题,还是不敢说?
“如果遭遇极端情况发生,整个美西方对公司上游原料断供,公司是否能完全保障全系产品的稳定生产?”这个问题,简直是直击要害。在全球局势日益复杂的今天,供应链安全是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沃顿科技一句轻描淡写的“进口原料断供不会对我们持续稳定生产造成实质性影响”,看似自信满满,实则让人捏一把汗。是真的国产替代已经成熟到无惧断供,还是为了稳定投资者信心而不得不说的“场面话”?考虑到国内膜材料行业整体水平与国际巨头依然存在差距,这个回答的真实性,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芯片级超纯水:避重就轻的回答
对于国产芯片超纯水膜技术能否满足5纳米甚至2纳米生产线的要求,沃顿科技的回答更是让人感到迷惑。“5纳米 2纳米芯片制造纯水配套不是关键问题。RO+树脂或 RO+电渗析都可以做到 18兆欧以上纯度。” 这句话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想,却完全是在偷换概念。超纯水不仅仅是纯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对特定离子的控制能力。芯片制造对超纯水的苛刻要求,远非一句“18兆欧以上纯度”就能概括。沃顿科技的回答,要么是对芯片制造工艺的理解不够深入,要么就是在有意回避自身技术上的短板。
海外扩张:环境再差,也要硬着头皮上?
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汇率波动、贸易政策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海外业务。沃顿科技的应对策略是:“我们的海外市场主要在东南亚、印度、中东、北非、中欧、东欧、南美。因此目前大的贸易环境的变化对我们暂时没有影响。我们仍然在加大以上市场的拓展力度。” 这种“鸵鸟心态”式的回答,让人哭笑不得。难道这些市场就真的与全球贸易环境绝缘吗?加大拓展力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风险意识和应对预案。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盲目扩张很可能适得其反,最终导致海外业务的折戟沉沙。
股价低迷:央企背景下的尴尬
作为央企控股企业,沃顿科技的股价长期在低位徘徊,这无疑是一个尴尬的现实。投资者质问公司是否有增持计划,提高市值管理,充分体现公司价值。沃顿科技的回答是:“您提到的我们正在研究,如有计划,您可以关注公司公告。” 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几乎等于没有回答。央企背景本应是沃顿科技的一大优势,但在资本市场上,却并没有转化为实际的股价支撑。这或许反映出投资者对公司经营能力和发展前景的信心不足。
膜行业的未来:画饼充饥,不如脚踏实地?
沃顿科技对膜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是美好的:“膜行业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脱盐水处理,更多应用拓展至工业过程的浓缩分离(如盐湖提锂、浓盐水综合利用等)。” 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更像是一种“画饼充饥”。盐湖提锂、浓盐水综合利用等领域,固然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成本、政策等多重挑战。沃顿科技要想在这些新兴领域取得突破,需要的不仅仅是美好的愿景,更是脚踏实地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