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htmlview flex flex-col items-center" data-cat="article">
發生什麼事?
-
歐洲議員近期在議會上發表演說,呼籲建立比特幣儲備抵禦通膨,同時公開反對歐洲中央銀行(ECB)推動的數位歐元(CBDC)。
-
美國俄亥俄州擬定《比特幣儲備法案》,成為全美第3個考慮建立比特幣儲備的州。
歐洲議員拒絕「數位歐元」,呼籲建立比特幣儲備抵禦通膨
歐洲議會議員薩拉・克納佛(Sarah Knafo)近期在議會上發表演說,呼籲歐盟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同時公開反對歐洲中央銀行(ECB)推動的數位歐元(CBDC)。她在社群媒體X上直言:「拒絕數位歐元,支持戰略比特幣儲備。」
克納佛在演講中,將比特幣描述為自由的象徵,並批評歐洲過度關注加密貨幣的監管與稅收,進而阻礙了創新。
她警告,數位歐元可能帶來的隱私風險,強調若中央集權控制數位貨幣,未來某些交易可能遭到禁止,甚至可能透過按一個按鈕封鎖個人銀行帳戶,「歐洲央行希望將數位歐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因此克納佛認為,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特性,將能提供更大的經濟自由,並幫助歐洲公民抵禦通膨與政府政策失誤帶來的經濟損失。
此外,克納佛提及美國在比特幣採用上的發展,包括當選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支持建立聯邦比特幣儲備,以及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將比特幣形容為「數位黃金」。她呼籲歐洲應重新思考加密政策,學習薩爾瓦多等國採取更積極的比特幣政策,並將其納入國家財政戰略。
俄亥俄州擬定《比特幣儲備法案》:全美第三州探索比特幣作為財政資產
歐洲並不是唯一一個提出這樣觀點的地區,美國俄亥俄州眾議院領袖德瑞克・梅林(Derek Merrin)於12月17日,提出HB 703法案,暫名《俄亥俄比特幣儲備法案》(Ohio Bitcoin Reserve Act),建議授予州財務官購買比特幣的權限,作為「適當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這樣的提案,讓俄亥俄州成為繼德克薩斯州與賓州後,美國第3個考慮建立比特幣儲備的州。
德州代表喬瓦尼・卡普里格利奧內(Giovanni Capriglione)於12月12日提出《德州戰略比特幣儲備法案》(Texas Strategic Bitcoin Reserve Act),建議將比特幣作為州財政資產,且至少持有5年;而11月,賓州也提出法案允許將10%的州財政資金配置於比特幣,作為對抗經濟不穩定的避險工具。
梅林指出:「美元的價值正快速貶損,我們的州財務官需要有靈活性與權限投資比特幣,保護納稅人的錢免受侵蝕。」他強調,此立法將為下一屆議會提供框架,並希望在未來能快速推進。
目前此法案需於新一屆第136屆議會(自2025年1月6日起)重新提出,因現行議會將於12月31日結束,屆時未通過的法案將自動失效。
梅林作為加密貨幣的強烈支持者,過去曾獲得Coinbase政治行動委員會「Stand With Crypto」的A級評級。
他認為比特幣代表一場金融革命,不僅能強化俄亥俄州的財政穩健,還能作為一種數位財產權,賦予每位持有者更大的自主權。
各國的CBDC發展如何?
雖然多數國家積極推進央行數位貨幣(CBDC),但不同國家對其態度與策略不盡相同。
中國
例如中國就將CBDC視為強化國內金融控制與全球支付影響力的重要工具,並且可以說是最早進入CBDC實際應用階段的國家之一。
數位人民幣(e-CNY)自2020年起就已經在多地試點,現已逐步拓展至更多場景,包括支付、跨境貿易和政府補貼發放。
歐美國家
而相比之下,歐美的數位歐元計畫遭遇更多挑戰。
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目前對數位美元的進展相對謹慎,強調CBDC的推出必須滿足安全性、隱私性及市場穩定等要求
而歐洲央行自2020年起就展開央行數位貨幣(CBDC)的研究,但歐盟至今仍尚未決定要推出數位歐元。
數位歐元雖被視為應對數位經濟的必要工具,卻因隱私風險與可能威脅支付公司的市場地位而飽受爭議。
不過,歐洲央行預計必須在2025年10月前,做出是否推出數位歐元的最終決定。
台灣
台灣央行自2019年起,就開始研究「數位新台幣」(CBDC)的可能性,目前已建置初步的雛型平台,具備零售型CBDC的發行、流通、轉帳、繳費、購物扣款等多種功能。
不過,央行強調,推動CBDC是一項龐大且複雜的工程,需長期並以階段式進行。目前尚無明確的發行時間表,將視國際發展情況決定是否發行CBDC。
為加強與公眾的溝通,央行計劃於2025年舉辦公聽會、說明會與論壇,提升大眾對CBDC的認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