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创新药:业绩、出海、政策驱动,掘金医药投资新机遇

A股创新药:业绩、出海、政策驱动,掘金医药投资新机遇

A股創新藥板塊的奇幻漂流:一場由業績、海外訂單與政策共舞的盛宴

7月29日,瘋狂的石頭:創新藥集體暴走

各位看官,7月29日的A股市場,那可真是一出好戲!創新藥板塊集體發瘋,簡直像一群嗑了藥的兔子,蹦得比誰都高。三元基因(837344)直接漲了20.62%,這數字,看著就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睿智醫藥(300149.SZ)更狠,20CM漲停,簡直是火箭升空。奧翔藥業(603229.SH)、亚太药业(002370.SZ)、辰欣药业(603367.SH)、九洲药业(603456.SH)、昭衍新药(06127.HK)、福元医药(601089.SH),這群傢伙也都不甘示弱,集體10CM漲停,A股這是要上演生化危機嗎?

但各位別急著跳進去,股市裡的水,深不見底。這波暴漲背後,真的是真金白銀的機會,還是莊家設下的迷魂陣?讓我們擦亮眼睛,撥開雲霧見青天。據說,這波漲勢有三大推手:業績超預期、海外大訂單、政策利好。聽起來很美好,但魔鬼往往藏在細節裡。

業績篇:當財報不再是催眠曲,而是搖滾樂

藥明康德:財報界的哥斯拉,數字怪獸碾壓一切

說到業績,藥明康德(WuXi AppTec)絕對是個繞不開的名字。這家公司就像財報界的哥斯拉,一出場就地動山搖。2025年上半年營收207.99億元,同比增長20.64%;淨利潤更是誇張,85.61億元,同比暴增101.92%!這哪是財報,簡直是火箭發射的數據儀表盤。更狠的是,藥明康德還上調了全年收入預期,直接喊出425億到435億元的目標。這還不算完,人家還宣布要首次中期分紅,簡直是赤裸裸的炫富,向市場宣告:爺有的是錢!

但各位看官,別光看表面。藥明康德的崛起,靠的可不只是運氣。這家公司是CXO(医药合同外包服务机构)的龍頭,簡單來說,就是藥企背後的賣水人。藥企要研發新藥,需要各種實驗、數據、技術支持,藥明康德就提供這些服務。所以,藥明康德的業績好,某種程度上也說明整個醫藥研發行業都很景氣。但CXO這行,競爭也激烈,要想一直保持領先,可不容易。

翰宇藥業:從地獄到天堂,GLP-1的全球逆襲

翰宇藥業的故事,簡直就是一部屌絲逆襲的勵志劇。上半年預計淨利潤1.42億至1.62億元,同比增幅高達1470%至1663%!這數字,簡直閃瞎我的鈦合金狗眼。要知道,2024年同期,翰宇藥業還在虧損的泥潭裡掙扎,如今卻一飛沖天,簡直是鹹魚翻身。這背後,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功不可沒。翰宇藥業押注GLP-1,在全球市場攻城略地,終於迎來了爆發。但GLP-1這塊蛋糕,現在可是各路豪強爭奪的焦點,翰宇藥業要想保住勝利果實,還得加把勁。

甘李藥業:胰島素的集采生存法則,量價齊升的煉金術

甘李藥業的業績增長,則是一部關於如何在集采(药品集中采购)中生存的教科書。上半年歸母淨利潤預計6億至6.4億元,同比增幅達 100.73%至114.12%。胰島素集采,本來是要把藥價打下來,讓老百姓用得起藥。但甘李藥業卻在集采中實現了“量價齊升”,這簡直是個奇蹟。原來,甘李藥業在2024年的接續集采中,協議量較上次大幅增長32.6%,再加上產品價格的合理回升,形成了“量價齊升”的局面。這說明,即使在集采的大環境下,只要產品有競爭力,企業也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諾泰生物:多肽原料藥的全球供應鏈,減肥神藥背後的推手

諾泰生物的崛起,則搭上了全球減肥藥爆發的順風車。上半年淨利潤預計3億至3.3億元,同比增長32.06%至45.27%。諾泰生物主要做多肽原料藥,而利拉魯肽、司美格魯肽等減肥藥,都需要用到多肽原料藥。全球減肥藥市場需求旺盛,諾泰生物的原料藥出口量自然也水漲船高。但原料藥這行,技術門檻相對較低,競爭也很激烈。諾泰生物要想保持優勢,還得不斷創新,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我武生物:過敏診斷的精準打擊,小而美的市場奇兵

我武生物則是一家在過敏診斷領域深耕細作的公司。上半年淨利潤達1.7億至1.85億元,同比增長 13.92%至23.97%。我武生物的核心產品是粉塵蟎滴劑,這是一種用於治療塵蟎過敏的藥物。此外,我武生物的黃花蒿花粉變應原舌下滴劑和皮膚點刺液也快速放量。雖然我武生物的規模不大,但它在過敏診斷這個細分市場做得非常精準,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這說明,即使是小公司,只要找准方向,也能在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

出海篇:從賣白菜到賣鑽石,中國創新藥的華麗轉身

恒瑞医药:GSK的120億美元豪賭,中國創新藥的里程碑

說到中國創新藥出海,就不得不提恒瑞医药。這家公司最近可是出盡了風頭,居然和葛蘭素史克(GSK)達成了協議。GSK將向恒瑞支付5億美元的首付款,里程碑付款的潛在總金額約120億美元!我的天,這簡直是天文數字。這筆交易,不僅刷新了中國創新藥出海的紀錄,也標誌著中國創新藥開始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GSK是誰?那可是全球性的生物製藥巨頭,總部位於英國倫敦,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能和這樣的巨頭合作,說明恒瑞医药的創新能力,已經得到了國際市場的認可。但各位看官,別光看錢,更要看背後代表的意義。這筆交易,意味著中國的創新藥,不再只是在國內市場打轉,而是開始走向全球,參與國際競爭。

百濟神州:澤布替尼的全球征途,中國原研藥的驕傲

如果說恒瑞医药是出海的新貴,那麼百濟神州就是出海的先鋒。百濟神州的BTK抑制劑澤布替尼(百悅澤 ®),是首個在歐美獲批的國產原研藥。2025 年一季度,澤布替尼的全球銷售額達56.92 亿元(同比+ 63.7%),其中美國市場占比超過70%。這說明,中國的創新藥,不僅能研發出來,還能在國際市場上賣得動,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澤布替尼的成功,不僅是百濟神州的成功,也是整個中國醫藥行業的驕傲。它證明了,中國的藥企,也能做出世界一流的創新藥,也能在全球市場上與跨國藥企一較高下。

百利天恒:84億美元的Co-co合作,ADC藥物的夢幻聯姻

百利天恒則是一家在ADC(抗體偶聯藥物)領域嶄露頭角的新星。這家公司在西雅圖設立了研發中心SystImmune,吸引了跨國藥企的頂級科學家,構建了全球領先的ADC研發平台(HIRE-ADC)。更厲害的是,百利天恒的雙抗ADC藥物BL-B01D1,與百時美施貴寶(BMS)達成了84億美元的Co-co(共同開發+商業化)合作,成為國產創新藥出海的標杆。這筆交易,不僅金額巨大,更重要的是,百利天恒和BMS是共同開發和商業化,這意味著百利天恒不僅能拿到錢,還能參與到藥物的全球開發和銷售過程中,這才是真正的雙贏。

從量變到質變:中國創新藥出海的冰與火之歌

總的來說,中國創新藥出海,已經進入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階段。一方面,交易規模激增,中國藥企license-out的金額屢創新高。另一方面,合作模式升級,從單純的授權到共同開發和商業化。此外,中國創新藥的技術壁壘也在不斷突破,越來越多的中國藥企,開始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但中國創新藥出海,也面臨著系統性的挑戰。例如,如何適應不同國家的監管政策?如何建立全球化的銷售網絡?如何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這些都是中國藥企需要思考的問題。

中國創新藥出海,是一場冰與火之歌。既有成功的喜悅,也有挑戰的艱辛。但無論如何,中國創新藥走向世界,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政策篇:東風夜放花千樹,醫保與藥監局的政策組合拳

醫保局:數據驅動創新,真創新才有未來

創新藥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最近,國家醫保局頻頻發聲,表示要大力支持創新藥的研發。他們不僅召開了醫保支持創新藥械系列座談會,還提出要充分發揮醫保數據資源優勢,支持創新藥的研發立項。這說明,醫保局不僅要給錢,還要給數據,讓藥企能夠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研發出真正有價值的創新藥。

但醫保局也強調,他們支持的是“真創新”,也就是臨床真療效、患者真獲益的創新藥。對於那些為了創新而創新的“偽創新”,醫保局是不會買單的。醫保局還鼓勵藥企拓展創新寬度和深度,避免行業過度內卷,實現差異化創新。這說明,醫保局希望藥企能夠把錢用在刀刃上,研發出真正能夠解決臨床問題的創新藥。

藥監局:審批加速,與國際接軌的中國速度

除了醫保局,國家藥監局也在大力支持創新藥的發展。今年上半年,我國批准創新藥43個,同比增長59%,接近2024年批准創新藥48個的全年數量。這說明,藥監局的審批速度正在加快,讓更多的創新藥能夠盡快上市。

更值得注意的是,43個創新藥中,有11款是通過優先審評上市的,涵蓋了基因治療、幹細胞治療等前沿領域,包括國內首款血友病B基因治療產品和兒童神經纖維瘤治療藥物。這說明,藥監局對於那些具有突破性治療潛力的創新藥,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並加快了審批速度。藥監局的努力,讓中國創新藥的審批速度與國際差距從5年縮短至2年以內,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創新藥的結構性轉型:腫瘤之外的廣闊天地

從獲批的創新藥來看,國產藥占比達93%(40個),覆蓋腫瘤、代謝、自免、罕見病等12個治療領域,其中抗腫瘤藥物占比40%,但非腫瘤領域增速更快(如 GLP-1 類藥物同比增长 187%)。這說明,中國的創新藥,正在從以腫瘤藥物為主,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這也是一個好現象,意味著中國的藥企,正在關注更多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研發出更多能夠造福患者的創新藥。

總之,在醫保局和藥監局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創新藥的發展,正在迎來一個黃金時代。但中國的藥企,也需要抓住這個機會,不斷創新,研發出更多更好的創新藥,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